全片看完就知道《Lila Lila》的譯名《愛情謊言》是有多爛了,哪怕是譯為“愛情,謊言”都要好得多。與其說重于叙述愛情,不如說重于叙述這樣的謊言。除開爛尾不說真的還蠻喜歡這部電影的,在見過着軍裝的丹尼爾·布魯爾後就一擊被他的顔值秒殺,而且情節設置也十分有趣,冒的險也夠大:一位服務生為了取得心愛女孩的歡心而将别人的作品冠上自己的名字,在書本出版後的某一天一位老頭忽然找上門說自己是這部書的作者。

瑪麗因為大衛的書而愛上大衛,卻忘了自己愛的其實僅僅隻是那部小說而已。最後大衛活成了書中主人公蘭威的模樣,也走了和原作者一樣的道路(原作者寫的是自己的愛情,在失去心愛女人後自殺了)。我不喜歡瑪麗,這個人物在我看來隻是一個輔助作用,她的性格也不是我的type,感覺就是……沒意思,不喜歡,也沒什麼好說的。

更喜歡傑克這個角色。是的,他貪财,他無賴,他酗酒,他市井,他壓根是個百分百的敗類。他與威蘭相識,知道事情的真相,卻謊稱自己的原作者傍上大衛,使得大衛與瑪麗的感情衰竭。但他在酒館裡大喝到“大衛·科恩是這個國家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家”的時候,我想這不僅僅隻是因為他的那句“我隻是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這樣一個市井小民試圖躍升于文壇高層的願望,而且也有出自對故友的懷念與敬意。

傑克沒有朋友,就連大衛在參加傑克葬禮,傑克妹妹都問是不是傑克也欠他錢了。當大衛說沒有時,傑克妹妹對他報以的怪異眼神看的真的讓人心疼。傑克一直對大衛說“我覺得我們是朋友”,也許是真的因為他真的渴望能夠擁有一位朋友。他喜歡大衛這個年輕人是認真的。而唯一讓我欣慰的是,我想在大衛心中也早已認定了傑克這樣的朋友,即使他是那麼的不堪。

綜上,還是蠻推薦這部電影的,雖然豆瓣隻有7.0(好危險的一個評分),雖然爛尾(《蘇菲,蘇菲》永遠成了《莉拉,莉拉》,而作者也永遠成了大衛),但單就這樣一個極有趣的故事設定來說真的很不錯,而且其實撇去結局不說,這部電影還蠻不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