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其實不用看到最後,整個故事在說什麼基本心裡就有數了,但是,想要知道究竟誰是幕後黑手,基本還是需要等到最後。

這樣的故事,也就老外拿着當回事兒,拍得煞有其事。

港真,咱這邊就是個常态問題,誰也會當真,比如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某同學事件,調查了那麼長時間,最後在學校旁邊找到了,你如果覺得奇怪,那就是你的問題。

好吧,不說太多,再說又得進小黑屋。

說老外的事兒,故事開始,是一架飛機正常航行,但凡鏡頭給成這樣,基本下一秒就得出事,再說了,片名就叫《黑匣子》,暗示得還不夠明顯麼。

...

鏡頭一轉,男主正在做“事故調查”。故事裡頭涉及到了幾個部門,老外的機構也搞不清楚,但是對标一下還是可以的。首先是航空公司這個沒的說;第二個是檢測部門負責出廠把關的,男主的妻子就在這個部門;第三個是航空公司的外包單位,老外的外包單位和咱這邊還有點不一樣;第四個就是男主所在的事故調查單位。這次男主和上司調查的是另一起直升機墜毀事故,男主憑借天賦異禀,聽出了50Hz的差别,這讓上司臉上有點挂不住。

...

然後……飛機掉了,三哥聽了頭皮都發麻。

上司領命前去調查,當然,男主沒份兒。

為什麼男主沒份兒,心裡沒點數麼?

小編一直以為老外和咱這邊是一個德性,這個誤會大了去了,要到最後才明白這該死的文化差異。

...

男主眼看着被邊緣化,但是也沒轍啊,打工人永遠都處于弱勢。

隻能在一旁看着。

但是,電影一個多餘的鏡頭都沒有,一句多餘的台詞也沒有。

伏筆到處都是,哪怕是男主的冷宮時刻。

...

男主這邊被冷宮,妻子那邊卻風生水起。

又出了一次檢測報告,妻子的能力被很多“公司”賞識,眼看着就要從事業單位跳槽到五百強的節奏。

夫妻倆的巨大落差,眼看“蘊含”着巨大危機。

這種狀況,妻子還很“貼心”的安慰老公,瞧瞧,這就是你“隻會工作”的下場。

...

這夫妻倆啊,一旦妻子事業有成,而老公一事無成,關系必然岌岌可危。

但男主隻是一門心思的“工作狂”,被冷宮有什麼關系,該做的事兒還得做,這次模拟飛行,男主又一不小心得罪了試飛的飛行員。

請注意,這個飛行員可不是簡單的試飛員,人家同時也是經驗豐富的機師,後頭還有大用。

...

把該怼的全部怼完,男主忽然就來到了光環時刻。

和他做對的上司,在調查黑匣子的當晚,就離奇失蹤。

案子,終于被男主等到了。

在調查過程中,男主敏銳的發現,在事故之前,有人潛伏在廁所,然後乘空乘要求開門時進入了駕駛艙。

好了,這絕對是一次劫機事件,老天爺喂飯,真的沒辦法。

你說巧不巧,飛機失事之前,确實有這麼一位“歪果仁”行迹相當可疑。

...

電影拍到這兒,應該就可以結束了。

因為,再拍下去,有多少人要被“連累”的了。

這就是當下,很多人甯願錯判也不願翻案的根本原因,老外真是榆木腦袋,朽木不可雕也。

按道理,男主此時想要的升遷也有了,應該不會折騰了吧。

偏不,此時男主接到了當時遇難者家屬打來的電話。

說了多少遍飛機在飛行時别打電話别打電話,不出事不要緊,一出事,就是你這通電話惹的禍。

這鍋,在咱這邊有一百種甩法。

可是老外,愣是一種也沒用啊。

...

黑匣子裡頭的聲音,和遇難家屬提供的聲音,完全不一緻。

這玩意兒,不去相信正史偏偏選擇相信野史,這完全不合規嘛。

男主是一根筋拗到底的節奏,立馬把這個問題給到了領導。

這……屁大的事兒都不敢兜,火線提拔真是看走了眼啊。

...

按照套路,這領導絕對是有問題了。

在男主還在不停追求真相時,領導及時給了提醒,瞅瞅,人家領導也是有語言的藝術的,讓男主在這件事兒上,“不要過度诠釋”。

沒跑了,這家夥沒問題才有鬼呢。

...

但是,男主可不會因為領導一句話就“妥協”。

說了半天,男主的前上司離奇失蹤,就沒人管一管麼?

港真,除了男主還真沒人管。

這裡,就讓人完全不能理解了,男主為了管一管前上司的事兒,不惜“私闖民宅”,這腦袋不是一般的秀逗啊,追求真相追求到這樣,真不适合幹這個工作,安排個閑職歇着吧。

其實,這前上司也不是沒人管,隔壁鄰居也是透露确實有人來過,但從此之後沒有了下文。

你看,還是有人按照咱這邊的“思路”來幹事兒的嘛。

...

男主在路上,通過電台基本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看到這裡,咱也明白了。

這件事兒,如果不是劫機,而是單純的“技術故障”,那水可就深了。

畢竟,根據男主早前的報告,那個“歪果仁”可是坐實了證據的呢。

...

有了這個思路,男主必須找個可靠的飛行員确認一下。

是的,就是一開始被男主評價為“不行”的機師。

這個套路很熟悉,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人,為了“同一個問題”,選擇了合作,果不其然,飛機“技術故障”的可能性相當的大。

然而,問題又來了,如果是“技術故障”,那為什麼男主聽到的黑匣子卻指向了另一個方向呢?

誰能篡改黑匣子?

到底又有多少人參與了其中?

...

而且,這檢測報告,當初可是男主的妻子給出的,出完之後,妻子立馬去了航空公司。

這……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啊。

...

一方面是300人遇難的真相,一方面是小家庭的跻身而上,是個人都會選吧。

恭喜男主,選擇錯誤。

這家夥竟然乘着妻子睡着的時候,偷偷打開了妻子的電腦,竊取了相關文件。

除了聲音這塊,男主真是個外行,完全不知道所謂的電子文件,都是有加密标簽的麼。

下一秒,妻子就被男主害得丢了工作。

...

别着急,男主拿着文件找領導要求重新調查。

在經過反複模拟後,完全沒有得到男主想要的結果。

這家夥是個神經病,已經完全不能勝任崗位工作。

于是,男主也喜提“無補償解雇”。

好麼,好好的一個家庭,忽然之間經曆了“大喜大悲”的過程,是個人,都不會學男主吧。

...

經過這次打擊,男主差點也懷疑自己是個神經病。

但是,畢竟現在家庭活不下去了,把人“逼到絕路”,未必是最好的選擇,二戰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如果有事做,男主大概也就算了。

現在丢了工作,大把的時間來琢磨這事兒,這麼一琢磨,不得了了,他發現了,想要完美解釋這一切,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黑匣子被人黑了。

好麼,這号稱航空“最後一道防線”的黑匣子,也能被人黑?

...

其實到了這裡,究竟誰是幕後黑手還不明确。

但老外那邊,改一行程序要一百萬歐,這絕對是離了大譜了。

但仔細想一想,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讓程序員衣食無憂,才能搞出那麼多“自由分享”的好東西吧。

千萬别學那些所謂的“系統”,還沒經過臨床呢,就迫不及待開始收費了。

...

随着男主的調查,那位悲催的“歪果仁”早就撇清了嫌疑,但不好意思,即便到了故事最後,那位“歪果仁”被歪曲的事兒,也沒什麼正面回複。

另一個人卻浮出了水面。

好麼,這家夥是個“被迫離職”的代表,幹出點“過激”的事情來,大概也“順理成章”吧。

你以為的隻是你以為的。

...

故事的真相,一直到最後才揭曉,小編以為的虛頭巴腦,是一點也沒有啊,反而是“臨時工承擔了所有”讓小編心有戚戚。

實錘被打臉,真的是“以君子自心度小人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