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01
第一集其實相對還不錯。But
後幾季黑鏡最大的問題在于主創根本不懂什麼是科幻,他們最大程度理解的科幻也隻是某種類似GPT的工具而已,這種局限性導緻劇中"科幻元素"淪為了機械的叙事工具,整體也不過是借科技外殼包裝的通俗社會寓言。和黑鏡的主題與本意——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完全是南轅北轍。
放到這集更是如此,其實用一個很簡單的内核就可以概括——為了給妻子治病借上高利貸後被摧毀的生活。和人工大腦其實沒有什麼關系,那隻是一種可以随便替代的手段。
坦白講以男主家庭條件本來也根本負擔不起腦部腫瘤手術的高額費用,尤其是在資本與醫療深度綁定的美國。所以其實完全可以看做是小夫妻為了治病借了科技公司的醫療高利貸:
貸款利息很低——每月隻要300美金,
但是我們的利息計算方法其實是這樣的——想離開本縣要加500美元,
現在利滾利真正要還的是這麼多——不播廣告還要加800,
我都還了那麼多錢了怎麼還是不夠——尊享版要再加1000。
所以為什麼說跟科幻其實毫無關系呢,本質上這個公司不過是包裝起來的高利貸機構而已, 否則你無法解釋為什麼以強悍著稱的工會莫名消失,喜歡遊行示威的民衆為什麼能忍受如此不公平的條款。 真正的問題在于,如果你要講高利貸公司如何摧毀普通人的生活,就一定要講高利貸公司是怎麼巧妙地避開法律的鐵網,怎麼誘導借款人簽署滿是陷阱的陰險合同,以及普通人是怎樣試圖反擊但最終還是在資本巨頭前敗下陣來。
這些才是重點。
但是這是科幻劇,所以隻能披上一層科幻的皮,避開這些真的會導緻邏輯漏洞的問題。
S702
我無意攻擊他人,但第二集顯然就是一個三流文科編劇YY出的拙劣産物,在網絡小說裡也隻能算作末流。
一,劇中"量子吊墜"被簡化為一個可穿戴的平行宇宙切換器,這種将"多世界理論"與"量子計算"粗暴嫁接的設定,暴露了編劇對前沿科技的理解停留在網絡百科詞條層面。最高文明層級的科技産物,竟被塑造成大學實驗室裡的課餘發明,完全違背科技演進的基本邏輯。更荒誕的是,這項本應改寫物理法則的颠覆性技術,最終隻服務于校園霸淩的私人恩怨——就像給原始人核按鈕卻隻用來砸堅果。
第二,宇宙女王的幼兒園式複仇。Verity掌握着定義現實的特權,其行為模式卻停留在中學生報複層級。當技術賦予她"言出法随"的上帝權限時,她選擇的施虐方式竟是微觀篡改炸雞店招牌、郵件内容等瑣碎細節。這種将宇宙級能力壓縮成惡作劇工具的設定,恰似手持光劍卻用來削鉛筆。更悖謬的是,掌控現實規則的"量子女王",肉體防禦機制竟弱于常人,最終被物理攻擊輕易反殺——科技超能力與生物脆弱性的失衡,讓整個設定體系轟然崩塌。
他們完全理解不了能夠穿越平行宇宙是一種怎樣的能力,也完全理解不了言出法随,宇宙女王的真正地位。就好像一個三流作家偶然聽到一個科幻名詞想要将其加入到自己的校園複仇小說中一樣僵硬。
————————————————————————————————————
我們都期待神劇的回歸,但事實就是,曾經的經典難以複現。
自第五季開始,主創對于科幻的淺薄理解逐漸砸掉了黑鏡這塊金字招牌,讓其變成了另一種披着科幻外衣的狗血小說。所謂的科幻不過是随意拆卸拼湊的零件,成了裝飾俗套故事的特征性齒輪。 照見文明病竈的魔鏡,而今成了折射創作力貧瘠的哈哈鏡。
豆瓣的公信力每況愈下,走升的黑鏡評分已經不能代表任何事情,而當我看到充斥着各種極端性别言論的差評評論區後,我才終于明白不是黑鏡迎來了複興。
而是新的“黑鏡”找到了新的受衆。
新的擁趸會簇擁着他們的新王走下去,正如章北海艦隊中的新人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