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了懸崖之上後,就一直想看的掃黑決戰。因為這是五一檔繼《懸崖之上》後評分第二高的電影。
總的來說,這是部中規中矩的主旋律電影,給國家交的還算合格的作業。但是有GD總局,導演們都是帶着鐐铐跳舞,全員臉譜化,拍出來的隻能是冰山一角,大家懂得。
看得出電影取材自這幾年真實的掃黑除惡案例,釘子戶、高利貸、暴力征地、操場埋屍、官商勾結、裙帶關系、暴力讨債、強制拘禁、民衆鬧事、情婦滅口、拖欠工程款、替死鬼頂包、民工絕望綁票要債、用毒品控制女孩賣淫……連人民的名義裡出現的冰箱藏人民币,這裡也有天花闆藏人民币。
注意,以下涉及劇透!
可能跟我觀劇多年的經驗有關,《隐秘的角落》裡張頌文老師一出來就看出來絕對是兩面人,大反派。
展播,你怎麼成黑社會老大了?不好意思,看到你還是想笑。看得出是想好好演戲,突破自己,不過還是稍顯用力過猛,有些浮誇,跟你的好朋友王傳君多學一下。
還有好些熟面孔,《摩天大樓》裡的獸父顔永原,最近也在大江大河2裡飾演個陰恻恻的小人,在這裡還是正派裡的老鼠屎,演員還能不能好了 ̄□ ̄||。
老革命陳岩石居然叛變了!
開場的小混混居然是如懿傳中的進忠公公,我這麼毒的眼睛都沒看出來,年輕演員演技不錯,有前途!
影片還是有些尺度大的突破。縣長縣長,在過去的封建年代就是縣太爺,一方的土皇帝。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影片的最後曹縣長說“你能保證抓了我,下一任就是好官嗎?”是的,不能保證,自古以來官場黑暗,權力如果沒有制衡,無論多麼廉潔的制度也無法改變。
小地方更是如此,熟人社會,有點權力一手遮天,沒有關系寸步難行。有點理想的青年一代還是要往一二線城市,更廣闊的世界去,才有希望。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之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這個電影比人民的名義還是差了不少,《人民的名義》是我心中社會現實劇的封神之作,劇本精彩、人物形象豐滿生動,講述的是現實裡發生的事。然而,無論《掃黑 決戰》還是《人民的名義》,都隻是農民想像皇宮裡的金鋤頭,離現實的殘酷、黑暗、龌龊、藏污納垢還是差了很遠。
如果一直生活在這黑暗的世代,我們早已對弱肉強食習以為常,為什麼會覺得如此不協調?就像魚在水中生活不會感到不協調,他們從不會覺得濕,因為他們從生命的最初就已習慣。如果隻有這個世界,為什麼我們會認為不公義是錯的?雖然完全的公義不在這世界,但我們知道它是存在的,因為有人一開始就把這真理、道德和價值放在我們腦中。
正如光之所以成為光,隻有在黑暗中才能完全将它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