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如果一個電影想用原著的名頭,至少得有個基本框架,要麼仙凡大戰,要麼神人大戰,要麼神仙踩着凡人大戰,結果這電影是凡人踩着神仙頭上大戰,,,那還要神仙幹啥?
首先從上到下戰力崩壞,從一代元始天尊到二代十二金仙、三代楊戬哪吒聞仲乃至凡人全都戰力崩壞,三大教主級别随意被吸,三代弟子戰績天花闆楊戬全程打醬油,哪吒無魂無魄還倒在聚光燈下????????????????,無論是正反,纣王姬發聞仲姜子牙的台詞毫無深度毫無靈魂,可以說人物塑造超級垃圾,看了倆小時,一個有自己腦子的角色都沒有,纣王是奸是惡?狐狸在做什麼?
姬發你一個侯爺為啥老是單槍匹馬?
聞仲的忠義、戰績何在?本來是在朝為官的仙人裡前幾名的超人,卻搞得像個病老頭,聞仲歸來看到一朝新天子,居然一點都不詫異,滿朝大臣四大伯侯皇子重臣都沒了,你都不問一句就要辭官?拜托你是太師唉!!!
鄧婵玉愛國和愛情轉換挺快啊,還有你為啥戲份那麼多?
魔家四将你們為啥智商那麼低?怪不得以後隻能看大門!
作為一個原著黨,小說看了不知多少遍,雖說原著文筆不是太好,故事如十絕陣完全雷同,但至少能讓人想到雙方勢力不斷添磚加瓦,正邪高手輩出互相鬥法,各種法寶招式層出不窮,這才是我想要的神仙大戰,這裡十絕陣就來一個探照燈大陣就算了,施法者居然是聞仲一個人,連個護法都沒有,最後讓一個凡人偷了家。。。無語了,,,
我想說,翻拍或者說哪怕是原創,有取有舍是正常的,第一部哪吒楊戬橫空出世毫無背景身世都不覺得突兀,這就是成功的取舍。第二部就是拎不清,導演你到底想說啥?一部大制作主角是誰?反派是誰?在那一階段展開大戰?感覺導演是毫無頭緒,根本不知道誰是誰,或者說,導演編劇根本沒看過原著,(這個有點像西遊降魔篇裡的周星馳,感覺周星馳根本沒看過西遊記,即使他拍過大話西遊,也僅僅是知道有那幾個主角,僅此而已)想展開故事無從下手,三十六路伐西岐你準備拍幾部?如果是三部曲那第二部該拍幾個故事該拍到哪?第三部上來就萬仙大戰還是直接去封神?那麼多大事要做,你非要倆毫不相關的人去談戀愛!你是吃飽了撐的嗎?照烏爾善的進度,封神得拍一百部!全劇圍繞封神榜,但是又處處沒體現封神榜的重要性,總而言之,就是導演根本吃不透封神榜,根本不知道這是啥,故事邏輯解釋不通,沒有中心靈魂,隻能糊裡糊塗拍下去,怪不得要重新拍,人物全部僵屍化,特效一塌糊塗,幾個小時的故事講不好,那還有什麼意思?
總之,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一個蒙古族看漢語估計都費勁,再帶着一群異族拍漢族名著,這叫啥呢?盲人摸象?畫虎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