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天下長河》中哪個角色最可愛,之前大家一定都覺得非于振甲莫屬。
可是,從第25集開始,觀衆們對于振甲由愛轉恨!
隻因為這位于大人,出于狹隘的愛護桃源縣百姓之心,以及盲從偏激母親的愚孝,害死了桃源縣下遊三省的百萬百姓,導緻百姓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災民們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悲慘現象!
這位于振甲,以前有多可愛,現在就有多可恨!

一
于振甲,熟讀聖賢書,處處以古代聖人的标準要求自己。
他嚴于律己,也嚴于律人,任何違拗程朱理學的思想、行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甚至是皇帝,于振甲都敢正面直怼,批評起來毫不留情。
于振甲還是個大孝子。
對于母親的話言必聽從,惹母親生氣了,必定會挨母親的鞭子,或者是自己懲罰自己。
每晚臨睡前,于振甲都要檢讨自己一天來的言行,反省自己所犯的錯誤,正所謂“每日三省吾身”。

從于振甲之前的種種行為來看,他的确是一位剛直不阿的清官、好官。
但是,在靳輔和陳潢要于振甲動員桃源縣百姓轉移時,于振甲非但不好好配合,反而成為了陳潢炸堤的最大阻礙。
為了桃源縣一個縣城的百姓私利,置黃河下遊三省的百姓生命于不顧,這于振甲真稱得上是“小善大惡”了。

靳輔請出了尚方寶劍,又苦口婆心給于振甲講道理,好不容易說通了他,同意讓百姓轉移。
結果,隻因為他母親不想搬遷,百姓們有樣學樣都不想走了,于振甲就立即帶領部下和百姓,死命護堤。

緻使炸堤的時間延誤,洪水過界,奔着下遊滔滔而去,湮沒了下遊三省的土地!
陳潢被氣得當場暈死過去!
無怪乎康熙罵于振甲是“沽名釣譽”。
這于振甲看似尊奉的是聖人儒學,其實根本沒有悟到儒學的真谛,他隻不過是一個迂腐死闆、固執自私的蠢才罷了。
大家都罵于振甲是“媽寶男”,以現代眼光來看的确如此。放在古代,于振甲就是一個标準愚孝之徒。
小事情遵從母親,是對母親的孝心。但大事情上,就該有自己的明智主見。
因為于振甲不僅僅是他母親的兒子,同時,他還是朝廷的官員,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所謂心懷天下、立志要做聖人的正統讀書人!


康熙為何不殺了于振甲?
因為殺于振甲隻能出一口惡氣,絲毫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使于振甲屈服。
因為自恃有理的于振甲,即使見了皇帝,也依然是振振有詞,認為自己沒做錯。
所以這裡就不能不佩服康熙的厲害了。
康熙不殺他,反而升了他的官。

讓于振甲戴罪去赈災。
殺人不如誅心。
陪皇帝一起微服私訪,親眼見到了百姓的慘狀,于振甲的心靈開始震顫了。
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死命護堤是不是真的錯了。
回家向母親辭行,母親給他安排了一位逃難姑娘成親。成親當夜,于振甲得知新娘子的全家都死于這次洪災,而罪魁禍首正是他。

第二天早晨,于振甲發現新娘子上吊自盡了。

來到災區,于振甲處處目睹百姓因洪水和瘟疫而淹死、病死、餓死無數,于振甲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當初所謂的為了一方百姓(說難聽點主要是為了他母親),錯得有多離譜。
夜裡,于振甲拿出一把匕首,對準自己的脖子,差點紮了進去。
這時的于振甲,痛心疾首,自知千刀萬剮,難贖罪孽。

相信通過這次血的教訓,于振甲一定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曆史上的于振甲(于成龍),雖然不像劇中所描繪的這樣迂腐一根筋,但是,同樣是靳輔和陳潢治河的最大阻礙。
在曆史上,于振甲也和劇中一樣,對靳輔、陳潢的治河辦法不屑一顧,認為他們做得不對,他對于治河,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可悲的是,康熙皇帝最後竟采納了于振甲的辦法。罷了靳輔、陳潢的官,任用于振甲為河道總督。
不久後,陳潢、靳輔相繼含恨離世。
于振甲在實地勘探黃河實情後,才發覺靳輔、陳潢的辦法才是對的。
當康熙問起他來時,于振甲如實回答,還是靳輔的辦法好。

康熙冷笑。悔之晚矣。
所以,無論是曆史上的于振甲,還是《天下長河》中的于振甲,都是盲目自信、自以為是的人。
二
演員蘇可,演活了于振甲這個人物。
無論是一開始的迂腐可愛,還是後來的可憎可恨,蘇可都精準拿捏,将于振甲的内心波瀾和個性鮮明的性格、言行舉止等,演繹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
若是給《天下長河》裡的演員演技排個名的話,我心目中演技最佳者,當屬飾演于振甲的蘇可。

我這樣說,肯定有許多讀者跳起來說:“不行,蘇可怎比得過黃志忠、梁冠華這些老戲骨呢!”
不錯,黃志忠、梁冠華演技都非常出色。
但在角色的出彩和創新上,在性格的矛盾和立體上,蘇可的于振甲更豐富一些。
黃志忠演技自然是沒說的。開篇短短兩集中,一場為子落淚戲,一場雨中受審戲,就足以證明了老戲骨深厚的表演功力。

正是有了黃志忠、蘇可等好演員,《天下長河》才有了曆史正劇的底蘊。
該劇中演技排第三的,我認為是飾演明珠的公磊。

緊排其後的,是飾演高士奇的陸思宇。

飾演孝莊太後的奚美娟,排在第五位。
奚美娟是一位實力派老戲骨,這毋庸置疑。該劇中,奚美娟演繹的孝莊太後,不是斯琴高娃式的威嚴果決,而是綿裡藏針,看似和風細雨的言語下暗藏着機鋒與威嚴。
但露珠覺得,奚美娟的長相氣質,更适合演繹那種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或者命運凄慘一點的苦命人,再或者,演繹一個表面溫柔内心陰狠的反面角色,也很合适。

她來演孝莊,我總是不能很好地入戲。
排在第六位的,是飾演康熙的羅晉。
羅晉是我喜歡的一位很不錯的演員,屬于中青年演員中的實力派了。
羅晉在該劇中的表演,非常細膩生動。

可能會有很多觀衆,會把羅晉排在第一位。
其實我也很矛盾。
一方面覺得羅晉演得确實很不錯。
另一方面又覺得,相對于康熙這位清代最有作為的皇帝,羅晉偏柔和的長相和聲音,總讓人覺得他缺乏康熙應有的狠辣和心機深沉。

演繹曆史正劇的康熙,羅晉不合适。
但畢竟《天下長河》的定位是一部“曆史傳奇劇”,也就是兼有正劇和民間傳奇的色彩,所以,總體來說,羅晉表現很棒,但他和梁冠華的風格,讓該劇更偏向于傳奇一些了。
屈居第七的是梁冠華。在劇中飾演索額圖這位權臣。
梁冠華是國家一級演員,妥妥實力派。
但有一說一,我個人覺得,胖胖的梁冠華,其形象氣質,其說話的聲音,都比較适合演繹那種戲說的古裝劇,而并不具備曆史正劇的氣質。
而且,之前梁冠華飾演的狄仁傑深入人心,此番再次演繹古裝角色,從形象到聲音都沒什麼明顯變化的他,很容易讓觀衆串到狄仁傑身上去。

看《天下長河》,一到黃志忠、蘇可的戲份,我就覺得在看曆史正劇。
可一跳到梁冠華、羅晉的戲份,尤其是看索額圖和明珠,這一胖一瘦相映成趣的兩位權臣鬥嘴互怼,我就覺得自己在看民間故事了。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觀感體驗。
因此,我将梁冠華排在了後面。
其實,對于演員的演技,或者喜愛度、好感度,每個觀衆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一個排行榜。
或者說,好演員演技不分先後,隻是因為角色的不同,給觀衆帶來的觀感不同,其出彩的程度也不同罷了。
劇中這些演員都是好演員,共同為大家奉獻了一部好劇。
《天下長河》的主要演員中,唯一遜色的,我覺得是尹昉。

劇中,尹昉飾演陳潢,是三大主角之一。但尹昉,無論從演技還是台詞功底來說,都差不少火候。
尤其是在他與黃志忠、蘇可這些實力派對戲時,更是能感覺到他表演的痕迹較重,不自然。稍有點浮誇了。
但比尹昉演技更拉胯的,是該劇中的一系列女演員們。
或許因為該劇中沒有什麼感情戲,除了飾演太皇太後的奚美娟外,其餘劇中女演員,從靳輔夫人到王光裕女兒,沒有一個演技自然出色的。
飾演于振甲母親的演員師悅玲,倒也是一位實力演技派。不過,她的面相狠厲中帶着一絲邪氣,非常适合演壞人。

但或許,導演就是故意找這位演員來演繹一位不同尋常的母親。對兒子嚴厲,讓兒子成才,随時教導兒子,看似深明大義,實則自私狹隘,偏激乖戾,陷兒子于不義。
于振甲為母親拼死護堤,被押解進京,又升官晉級後回到家中辭行時,在門外呼叫母親。
我還以為他母親已經羞愧上吊了呢,誰料到這老太太打開門,一臉平靜,竟絲毫沒有認識到因為她的偏激固執,緻使桃源縣下遊死傷了多少百姓。
看到這裡,對這位老太太真的無語了。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