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不喜歡寫評論的我的第一篇長評,獻給畢電。
那年夏天,我們一同走進這茂密森林,在懵懵懂懂的摸索中成長,慢慢地就從新生走到了畢業生。玉蘭花開四年,東九小吃街拆了,韻苑生活區也拆了;光谷修好了,地鐵也通了;校車由小綠變成大熊貓了,院樓翻新了,光電大樓也修好了……而我們要離開了。
畢業電影現在是每年都有,去年因為疫情停拍一年,基本上每年都會關注畢業電影。還記得18年《同學幫幫忙》在朋友圈瘋狂轉發的時候,當時覺得畢業還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而現在我就已經坐在修好的光電大樓看屬于我們的畢業電影的點映了,不得不說時間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畢業電影是一項大工程,要想以一個低成本制作出能被畢業生們喜愛的作品是非常不容易的,主創們不管是劇組還是主演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已經好多天沒見過lwl了(昨天學院畢業典禮結束後兄弟們還去劇組看望他,怕他猝死在劇組)。
電影以“粉碎妄想”作為切入口,呼應18年的“幫幫忙”,講述了由郭浩、姜來、許枝三人組成的妄想粉碎工作室幫助三個同學粉碎妄想的故事:第一個是粉碎計算機專業同學轉人文社科的妄想,工作室通過讓其感受哲學的晦澀難懂以及廣電拍片剪片的疲憊崩潰打消其對人文社科的美好想象,這個故事拍的形象生動,在引人大笑的同時也在揭示文科類學生的苦悶,打破理工科關于“文科養老”的固有印象;第二個是粉碎plan z樂隊主唱想要留住樂隊簽約公司的妄想,工作室通過讓主唱認識到自己更喜歡的是音樂而不是樂隊,就算沒有了其他四個小夥伴還是可以一樣地去做音樂,這個故事感覺有點牽強,也沒有那麼的接地氣;第三個故事是關于粉碎男朋友是好男人的妄想,這個故事太狗血了,至于多麼狗血大家自行體會,而且通過女主的情感共鳴會給人一種“學長是渣男”很普遍的錯覺,這是極其不合理的。
關于演員,今年的主演隻認識黃哥,但其他的客串的例如教我們水彩畫的廣電團寵“甘老師”等有很多也認識,整體的顔值和演技都還在線。至于主演則是非常喜歡郭浩以及許枝倆個角色扮演者的表演,他倆的表演十分自然,感覺都能直接作為演員出道了。
關于後期導演lwl,李奧文龍又稱李二叔,他是我們的hxd,在新聞學院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風雲人物,基本上人人都會“lwlnb”。近些日子,二叔被“lwl剪片子”的魔咒所控制,在劇組潛心閉關修煉,最終在點映前二叔給畢業電影畫上了一個句号,完成了一個讓大家喜愛的作品。首映儀式上,二叔穿着一身帥氣西裝,将頭發梳成大人模樣,憨憨地走向舞台,那孤獨的背影映射着強大,那矯健的步伐透露着軒昂,那響亮的聲音側漏出霸氣,手機屏幕那端的兄弟們像父親一樣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在此,我隻想說10000句“lwlnp”。
在學校踢了三年的華工杯,很榮幸作為一名新聞足球隊的隊員參加畢業電影的群演工作,哪怕隻有0.5s的畫面,也值得讓我在多年後看到這個電影回想起自己三年和兄弟們踢過的所有比賽。電影有那麼多的群演,我的名字被放在群演第一個,怕不是二叔默默地給hxd加上去的,“lwlnb”。
畢業電影已經越來越好了,希望每一個畢業生也都越來越好,找到自己的方向,活的開心精彩。
少年路遠,未來可期!
畢業快樂!
lwlnb!lwlnb!lwl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