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至少拍出了自己想要拍的東西,稱不上精彩,但有點韻味了。
“惡的魅力在于它的不馴、不可動搖、不可摧毀、不可更改。”
但本片的惡并沒有那麼高等級,隻是青少年一知半覺、卻又下定決心,于是一去不複返的惡。
也稱不上是叛逆少女,因為感覺她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和誰對着幹,隻是青春期無知少女的異常表示方式。自戀,勾引人玩(又不給上),是樂于展現并自我陶醉于自己的魅力;虐貓、煙酒、縱火燒别人家、邪教等惡行是是更深層次的自我陶醉——覺得作惡之類的特立獨行的行為很酷,一邊作惡一邊發笑——覺得有能力并勇于做這些的自己好酷哦。于是原本隻是一些無意義又愚蠢的行為,就在這巧言令色又自我陶醉的心靈中升華。她們在這升華中感受到了某種崇高,于是愈發自我陶醉了。這是個惡性循環。
就跟現在很多人把精神病當做一件很酷很厲害的事一樣,越是嚴重反常(即離譜)越能彰顯自己的格調,體現出某種隐晦虛像的優越感。又或者說隻是中二病的第二階段?——從“我是正義的夥伴”變成了“我是侍奉在撒旦身側的魔王”——呃 這就是宗教的局限性了,連自己就是撒旦 甚至更高的東西都不敢夢,沉醉于不過是低級又局限的邪惡……本片的少女就是把卑鄙、欺騙等陰私手段視做一種極高的能力,樂于此道并洋洋得意着。(說實話這種人就是傻B,她們不過是仗着别人信任她——信任少女的美好,信任少女是無害的,信任少女是弱小的——因此才能成功。說白了就是仗着别人不把她當回事才使勁的作。哦 又或者說她自知這點所以一直裝下去……這種手段也不高明好不好。)(或者說我的口味就是這樣的,我瞧不起隻敢暗地耍手段/偷偷幹壞事卻自以為智謀超絕、手段高超 的人——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我瞧不起不敢正面展示自己鋒芒的人。)
這部片沒什麼意義,也沒什麼内容,不過兩個主角刻畫的還挺好,畫面也還不錯,同時還有女同元素,吃堕落少女這一口的可以看看。
另外本片最可取的一個片段就是結尾。她們在對領導的文藝表演中光明正大的讀着自己寫滿死亡隐喻與邪教信仰的邪惡悲劇,除了修女察覺到不對,其他的人都隻是面帶笑容、恍若不覺的鼓掌,仿佛聽見了多麼美麗的贊歌一樣——其實他們什麼也沒聽懂。直到終幕,她們往自己身上倒了汽油,點火自焚,搖啊 搖啊 摟着彼此倒下。 人群才終于發出驚恐欲絕的叫聲。
片名:别拯救我們于邪惡,是少女口吻頗為滿意地對那些自以為是的人作出的警告,除了她們自己誰也不理解——與這樣的結局很好的映襯。我覺得這部影片是沒辦法代入,即沉浸式欣賞的,隻能就這樣看故事——兩個人自顧自的行動,又自顧自的倒在火中。
接下來是一些思考/吐嘈。
西方的教徒就是瘋子仆人,但凡是有點自尊、不能在自輕自賤自貶自弱中獲得樂趣的人都不會去做。
他們總是說着“短暫的生命結束,我們将永遠在一起”,卻從不考慮死亡也包含在生命中。仿佛生命其實是過載模式,有兩段技能條,生前讀一半,死後讀另一半,并且後半段會比前半段更有價值(遊戲裡就是傷害更高啊……真能如此類比的話确實更有價值。可惜我認為這個類比不成立,當然隻是我,而不是那些瘋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