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奧本海默》,這應該算個人傳記式電影,通過講述奧本海默年少時海外求學、左翼傾向、領導曼哈頓計劃、遭遇政治審查等系列事件,描繪出這個人的基礎的畫像。
奧本海默最廣為人知的頭銜,是原子彈之父,而原子彈的出現又深刻塑造了現今的人類社會,這樣一個人為美國的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又是一個“親共分子”,一生遭遇許多次的調查,關于他的曆史評價,在西方注定是寫滿了争議的,導演諾蘭的拍攝手法也是穿插了各種蒙太奇式的記憶回放,以黑白鏡頭為界線的雙叙事線穿插,關于這點我很想說,雖然這手法也能夠為觀衆提供足夠的信息量,卻也很容易讓觀衆稍不留神就錯過大量信息。
但是呢...這似乎又避免了創作者對奧本海默本人與他遭遇的各種事件發表直白的評價,相關的審查可能不止存在于五十年代,今天又何嘗沒有呢?
這或許是一種無奈之舉,但也制約了這部電影的高度。為什麼我要這樣講?首先,作為觀衆,我們需要順暢看懂一個故事,這點它做的不夠好;第二,如果導演想講述一個嚴肅的曆史題材人物傳記,那有必要把更真實、全面的曆史背景客觀表達出來,這很必要。因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集合,不可能脫離社會關系而存在,何況去講述奧本海默這樣一個人。
反觀諾蘭叙事,總給我一種欲蓋彌彰,含糊其辭地的擰巴感受。
劇情裡出現了幾個關鍵人物,有愛因斯坦,有奧本海默,以及一大批來自歐洲的科學家,以及頻頻被提及的西班牙内戰,還有猶太人、共産黨員等高頻詞彙,但電影故事本身是極力采用碎片拼接式講述手法,這點很像魂類遊戲,故意規避世界觀的故事主線,讓觀衆獲取對世界的局部印象,甚至得出與事實完全違背的認知。
為了證明這點,我先舉個例子,有一個最關鍵的故事線,也是劇情怎樣巧妙設計都無法規避的時代背景,即奧本海默年輕時,世界科技與經濟中心尚在歐洲,而彼時的美國在許多老歐洲人的眼裡,隻是不太重視科學的荒漠(雖有偏見,但有現實依據)。但為什麼僅僅二三十年後,美國就成為了世界科技與經濟的中心?劇情當然給了一個80年來家喻戶曉的解釋,即因為希特勒的迫害,導緻大量猶太籍的科學家離開了歐洲,前往了美國,于是便塑造了美國的科技高峰。
于是破敗瀕死的歐洲跌落神壇,避風燈塔美國成功上位。
那麼故事真的那麼簡單嗎?電影又有意的規避了哪些事實?
再舉個例子,在犯罪研究中,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常識,就是一旦出現惡性案件,警方會優先懷疑誰因此受益,誰就優先會成為被懷疑的對象。當歐洲的大批人才受到了迫害,逃亡了北美,海量的财富也湧入北美,以至于抽空了歐洲三百年來掠奪的深厚财富,我們是不是有裡有理由設想,這個最大受益者同樣是嫌疑人。
主流媒體不會講,但我們通過可查如數據,得知,1919年德國在一次大戰失敗後,經濟迅速惡化,需要賠付上百億馬克的賠款,而此時資本過剩的美國,卻向德國借出了遠超賠款金額的326億馬克的貸款,直接把德國經濟從生死線上拉回來,甚至恢複并大超一戰前的水平。
而後,為了自身戰略利益,美國更是直接将橡膠與人造汽油等關鍵技術提供給德國,到希特勒執政的1933年,美國杜邦軍火則更直接的向德國出售飛機發動機,并聯合更多企業在戰鬥機、坦克、潤滑油、陶瓷等關鍵領域對德國進行幫扶。
好。其中最炸裂,且具備風向标意義的是,美國福特、洛克菲勒等财團在希特勒展露頭角的時期,就向他注資至少3200萬美元的資金,而當時1美元的價值還要高于1克黃金的市價,這對希特勒及其黨羽來說是筆龐大的起步資金。可以說正是得益于美國的幫助,全面的加速了德國這台戰争機器的複蘇,直到時間來到1839年,德國對整個歐洲展開複仇與更大範圍侵略。
其實僅僅談例子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講統計學,美國戰略家毫無疑問是聰慧的,在一次大戰時,德國爆發的強大戰争潛力就已經讓大西洋隔岸觀火的美國收獲滿滿:在1914年一戰爆發前,美國擁有60億美金以上的負債,債務主要被捏在歐洲列強手中,而一戰對歐洲經濟的摧毀,導緻戰争期間列國隻能向工業能力完整的美國求購貨品,于是1919年,美國不僅還清了60億美金的負債,還反過來拿捏了歐洲100億美元以上的債權,并收割了全球40%以上的黃金儲備,工業産值占據世界35%(此項,相當于今日中國的水準)。
客觀來說,美國當局毫無疑問應該給威廉二世(一戰前的德國皇帝)發一個至少1噸重的勳章。
所以,當今日我們唾棄無惡不作的德國納粹,卻無法意識到它在自身惡魔之翼剛剛萌生的年代,竟如此為當今自由世界的領袖所寵愛。當然,如今全球的主流媒體,似乎在有意忽略了這一點,彷佛領袖與惡棍自始自終就泾渭分明,清清白白。
于是,當世界大戰二次再次被滿血複活的德國引爆後,被戰争摧毀了經濟基礎的歐亞諸國,隻能再次求購美國的商品,至二戰結束,美國收割的黃金儲備比一戰再上台階,已占據全球的75%,工業能力更是獨占超全球50%,美國甚至通過《租借法案》,将備受德國侵擾的前任霸主——大英帝國打劫的隻剩下底褲,在英國本島最危急的時刻,以支援其數十艘老舊軍艦為代價,換取了英國在大西洋上多數海外島嶼的主權。
可謂是買命錢了。
當然,東亞的局勢也離不開美國影響,在1937年中華民族最為危急的時刻,侵華日軍54%的物資都來自于美國,1938年更是增加到56%,在1937-1939年,美國對日出口的70%以上是軍用物資和戰略原料。
這方面有充裕的史料記載,比如:
“1940年8月間,有30多萬噸的生鐵、廢鐵等物輸往日本,這個數目約與1940年前半年所供應的數目相等。1941年頭3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比1940年同一時期要多131%。”——《現代國際關系史》第661、662頁”
有興趣可查,不贅述。
當時,中美各自都非常清楚這個事實,美國的國會議員司克脫發表過演講,他嚴厲地指出:日本現在在中國每殺死100萬人的時候,其中有五十四萬四千是美國資本當幫兇而殺死的。
也正是因為美國對日本侵略行為的暧昧态度,影響了中華民國政府對抗戰的堅決性,并導緻一個今日國人不會理解的結果:1941年,日本占領東北并全面侵華10年之久後,中國政府在才公開對日宣戰。
為什麼??
因為此時的日本剛偷襲了珍珠港,美日徹底決裂,而蔣介石在确定美國停止對日輸出戰争物資後,才敢于同日本亮劍,心酸且可悲。
綜上,其實都發生在奧本海默成長至事業的巅峰期間,而這貫穿于他大半事業與人生的曆史背景,隻有去了解了,我們才會理解電影中那些猶太科學家的逃難、歐洲的戰亂、日本為何遭遇美國核爆等一系列的事件的部分前因,當然,曆史本身還要更加的複雜。但這些關鍵點,為何在電影中無法呈現稍許,以及今日媒體場在年複一年的曆史複盤時,對此部分詭異的緘默,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奧本海默這批知識分子内心的掙紮與不安來自于何處。
或許我們可以假設,奧本海默不一定如劇情中演繹的一樣,完全因原子彈殺死無辜者而自責,這甚至不排除是某些人的刻意曲解。
原子彈很單純,它的可怕程度遠不如人類中逐利者的野心。奧本海默也不必承受死神的尊号亦或者罵名。
觀影《奧本海默》有感——擰巴的碎片拼湊叙事與90年來被緘默的曆史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普通人的超能力是勇氣——《談一談互相拯救的蘇菲和哈爾》
對蘇菲這個女主角,有着超常的好感,從許多年前第一次觀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時,就感受到這一點。她在宮崎駿的作品裡,可能曆來不是較出名的女角色,但我非常喜歡她,她既敏感又勇敢,一方面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評價,又有一些自卑,但她并沒有因此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