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觀至一半,特别在兩人面對面刷到彼此match的社交頁面時,我倒吸一口涼氣。當他們劃掉對方,選擇繼續匹配其他人時,我笑得無可奈何。
對啊,現代人的愛情就是如此現實、快餐和無力。而對《皆為愛》這部影片,作為一位傳媒工作者,我的傳播學解碼是:
這是人類在走向全面智能化社會前,對保留人性以及愛的能力,所做的最後掙紮。(而《皆為愛》在向我們提問,科技是否能帶給我們真正想要的愛情。)
在影片中,皆為愛也約等于越來越難獲得愛,所以人們做了大量的、無意義的、表面化的行為去追求愛。
同時,媒介雖然是傳達信息的載體,卻并不是獲取愛的最佳工具。中國青年報在2021年對使用交友軟件的調查中發現,有71.5%的受訪者覺得存在難以确認對方信息真實性的顧慮。
大部分人并未真正自信,能通過軟件建立相對信任的關系。但交友軟件勢頭方興未艾,仍影響了無數自我感動抑或消費感情的年輕人。
是寂寞,也是逃避。
"I think sometimes we can want things way too bad that the energy pushes that exact thing that we want away."
"It's not a want anymore.It's an obsession."
"The chemistry is just thrown.They don't wanna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you."
片中這段話寓意着人們在流媒體時代對碎片化信息的追逐,遠超過了尋愛本身。
在我看來,這是互聯網時代人際社交的悲劇,也是未來無法避免的社會形勢所趨。人際困局會一直存在,“假性社交”更是家常便飯。
2020年9月,王勉在《脫口秀大會3》拔得頭籌,唱了一些既诙諧又“接地氣”的歌,其中有一首《你與同事之間》的歌裡,唱着這麼一段:
“這就是你們之間的關系
總是相互回避/沒有共同話題
昨天上課他走進你那部電梯
你趕緊掏出沒有信号的手機”
《皆為愛》在愛之外,反映的所有人際傳播問題,我們應該放下手機去思索...
而另一面,影片在最後呼應了開頭“What is love?”的發問。靠窗吸煙的男人是影片線性叙述者,他并未給出一個确切的答案。
但答案已經藏在了鏡頭裡。
在無數冷暖交錯的鏡頭裡,感受着愛在人們不同生命階段裡的溫度。可能是一段擦肩而過的偶遇,可能是過後的一個回眸和微笑,可能是随雨飄落的花瓣,也可能是一句“I'm doin better”卻痛失舊愛的遺憾...
“Love is a secret society.” 這更像一個旁觀者提出的社會化概念。而我更傾向愛是一個恒長且瞬時的集合。
多年前,我在觀看《緻青春》後,記下了影片中一段獨白:
“在愛情這條河裡,誰不是摸着石頭過河...
也許根本沒有終點,也許你的終點在過去的某個時刻就已經消失了。”
而在柏拉圖的作品《會飲》裡,蘇格拉底與衆好友齊聚贊頌愛神。衆人同意“愛是有對象的”這一觀點,繼而引發了蘇格拉底的第二個問題,愛的對象是自己已擁有之物,還是尚未擁有之物。同樣的,大部分人同意愛的對象是後者。
So,What exactly is love?
I think when we met, the seed of love has already begun to g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