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豆瓣寫長評,若寫得不好望見諒!

一直對《異物志》有很大的期待,開播前夢想着豆瓣9.5分以上的水平,但開播後很失望,并不是說不好看,而是心理落差太大導緻的失望。前四章節奏太慢了,觀感一般,但後面幾章觀感就好很多,越往後越好看。

看最後兩集前,一直在猶豫打四星還是五星,打四星是因為綜合觀感隻有四星;如果給了五星,一定是因為毛騙的情懷。直到看完最後一集……五星好吧,不解釋,雖然是36集大型預告片,但最後十分鐘太吸引人了,看之前已經有心理準備會留下巨大無比的坑,結果……留下了隕石坑。跟《毛騙2》留下的坑有的一拼。

《異物志》在2022年4月22日開分,當時評分人數為4800左右,開分7.9分。最低降至7.7分。就我來看,最終評分至少能上8.5分。截止發稿,豆瓣評分為8.1分。

以下所有内容為個人看法,不針對演員、導演、編劇和其他主創。雖是吐槽,但不意味他們做的不好,隻是希望他們更好。歡迎理性探讨。

《人物吐槽篇》

包哥神秘感:包哥出場太早,在優映宇宙裡,包哥一定是最傳奇的存在,“bug一樣的人物”、“主角團最強外援”、“最牛逼的男人”。但在《異物志》中第8集出場,帶來兩個梗:“後現代工業鄉村田園金屬(機械)混搭風”、“沒事,不辛苦,就是有點疼”,不知道是台詞的設計問題還是演員的表演問題,效果并不是很好,搞笑效果一般。把“包哥”的神秘感和牛逼感沒有處理好,懷念毛騙裡加個蛋的“包哥”。

女主吃貨人設:關于吃貨這件事,演員的表演雖然不會讓人尴尬,不會給人“做作”的感覺,但沒有亮點,不是很出彩,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設定,甚至到後期劇裡也不再提及“吃貨”這件事,因為真的沒必要。

石堅的愛情:最開始的主線是女友死亡真相,但随着劇情發展會讓人忘記這個主線。女友、動畫片的伏筆設計很不錯,非常細膩的感情設計,但,這個真相(喜歡看動畫片的不是石堅,而是書雨,石堅一直看動畫片是因為想念書雨)出來的太晚,觀看時的感動并不強烈,此時的關注點已不是女友死亡真相,而是其他主線。

另,石堅人物設定是對女友的深情,和小樹的CP實在沒必要,這個角色是把小樹當作“哥們”來對待,卻非要時不時地和小樹打情罵俏,“第一次見何川時摟着小樹說是自己哥們兒”、“西紅柿雞蛋面”、“假裝受傷讓小樹攙扶”,每次都是石堅的主動。。。總結,感情線真沒必要,或者可以請外援來寫感情線部分的劇本。

大姐:大姐這個角色有些太誇張了,用力過猛,不是很讨喜。

志微:演技台詞這麼棒又這麼可愛,表演觀賞性非常好,就是出場的太晚。下一季複活志微小可愛好嘛?

《劇情吐槽篇》

自作聰明三足烏:為防止小龜玩賴,用血+玉如意來追蹤小龜,這裡劇情設置有問題,小龜原話是“故意被抓的,想借機會看看木小雲會不會帶到他們的總部去”(23集),也就是說,小龜如果想走,是有機會的。那三足烏的玉如意就顯得很白癡。

混亂的故事線:大威、畫家、師叔、徐亮、楊嵩,是每章節的小boss,五章節是獨立的,之間幾乎沒有聯系。五個故事比較普通,觀賞性一般,亮點隻有極少部分片段。倒叙插叙太頻繁,部分角色的出現隻是為了引出物件,物件事情結束人物也就消失了。故事線說斷就斷,沒有一絲猶豫,路平師傅複活這麼大的坑,強行切斷,隻能等下一季來填坑,“無中生坑”,觀感上太突兀。

神秘的主角團:毛騙中主角團的身份基本都很清晰,隻有邵莊身份是神秘的,給人懸念。但異物志中每個角色的背景都太複雜了,直到現在主角團背後的故事都沒完全講完。不止對手身份神秘,連主角團背景也很神秘。

邏輯嚴絲合縫,編劇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有的部分邏輯沒問題,但表達上有些缺失,導緻觀衆沒及時理解,比如“為何會被導電的長青”。

前五章觀感總結:懸念感不強,懸疑感不夠,故事發展總是不溫不火,看完前五章甚至都沒有特别期待的懸念。一直不知道主線是什麼,便沒有扣人心弦的東西。隻有無數的伏筆,無數的伏筆,無數的伏筆,但伏筆過一會觀衆就忘記了,無數的小伏筆不足以吸引住觀衆,好多人都是看一半就棄劇。前五章一直沒有明确持續的主線。

這部劇的發展總是令人捉摸不透,捉摸不透不是因為反轉做得好,讓人出乎意料;而是不知道劇情的發展方向,整個故事的發展不斷在改變,讓人不明所以。

整部劇觀感:隻是埋了很多伏筆、挖了一些坑罷了,我相信後期一定會填坑,還會填的很好,但,如果一部劇的亮點隻有填坑,其它部分都隻是及格的水平,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這樣子設計,會吸引到普通觀衆嗎?又有多少觀衆能堅持看到最後一集?

《情懷吐槽篇》

邵莊背地圖VS石堅照片尋人:兩場戲表現出來的效果差了十萬八千裡。

邵莊推理VS石堅推理:(第12集)石堅主動給小龜打電話講自己的推理,觀感上很奇怪,還不如設置成給小樹和路平講自己的分析。另,這段推理分析不出彩。

桃花源記VS物件起源:何川講故事台詞不算差,但不出彩,有些像小學生朗讀課文。

這部劇于2017年3月30日殺青,2022年4月14日播出。

如果早一點播出,蠢萌蠢萌的“鐵蛋”機器人應該會收獲一大批“蛋粉”;

如果早一點播出,“你和狗站在一起,打一動物”、“幾匹馬”遊戲應該會有更大的反響;

如果早一點播出,那時短視頻還未火爆,觀衆吐槽的點應該不會有“節奏慢”這一條。

《異物志》第一季共十章,很多人會這樣想,如果集數少一些,比如設置成10集、16集、20集,那樣觀感應該會好很多,但,劇組能否回本看的是播放量,集數太少會影響收益。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前面言辭可能過于苛刻,過于冷酷,可能也存在許多的錯誤,還望見諒。

“人無完人,劇無完劇”,5年前的作品,時至今日才有機會和觀衆見面,已是相當不易,如果有下一季,我相信各個方面都會更好。

期待下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