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看完有些日子了,卻總覺得心裡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沒那麼劇烈,卻揮之不去。
最開始看安迪走進監獄,總覺得他像個異類。周圍是粗粝的呐喊、渾濁的眼神,他卻始終帶着一種近乎固執的平靜。後來才慢慢明白,那不是麻木,是他心裡有根線牽着——知道自己該往哪去,就不容易被眼前的泥沼困住。
監獄裡的“體制化”是個很可怕的東西。老布魯克斯的故事看得人心裡發沉,一個在牢裡活成“專家”的人,到了外面反而像丢了魂。這讓我想起生活裡的某些時刻,我們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習慣磨平了棱角,把“不可能”當成了理所當然?安迪最難得的,就是在那種環境裡始終沒丢了自己。他建圖書館,幫獄友争取哪怕一點點的體面,甚至敢在廣播裡放那首歌劇——那一刻,高牆好像真的擋不住什麼了,音樂飄到每個角落,連鐵栅欄都透着點溫柔。
至于那場越獄,與其說是驚險,不如說是解氣。當看到他爬過污水管道,在暴雨裡張開雙臂,突然覺得所有的隐忍都有了落點。那把小錘子,藏了二十年的秘密,原來不是用來對抗的,是用來開鑿希望的。
人這一輩子,誰還沒遇到過幾道“高牆”?有時候是現實的困局,有時候是心裡的枷鎖。安迪讓我明白,真正的自由從來不在外面,而在心裡那點不肯熄滅的光裡。
高牆擋不住的光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