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25年的香港才出現這樣一部電影?

...
突然就參加上了「首映」????被負責主持和翻譯的Joanna C. Lee女士圈粉,太迷人了!

大段對白的「正能量」聽得有點累,但⋯可以理解,導演想講的面向非常多,三個不同質感的女性長輩都承擔了各自的「功能」,我們感恩????很難得能在一部電影裡看到香港年長女性的不同面貌,能用的女演員也好多且各有特色啊(感嘆)
-
????有時自虐般喜歡女性創作者在情緒表達上的處理——生活處處是矛盾,卻偏偏選擇了少一點批判,多一點同理的方式????讓主角淑貞的苦沒有出路和解法,壓抑得無處訴說????沒有太多「激烈爭吵」的戲份,而選用了很多不同的表達:隱忍迷茫的眼神、繪本的使用,都很細膩地呈現了情緒的變化——特別是用童話的形式,講最赤裸最殘酷心痛的感受????(恨不得鑽進屏幕罵人????但這沒有用⋯)

????鏡頭,畫面和聲音效果
以前很少從這個角度寫電影,但真的太喜歡這部電影的處理????甚至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我聽大段對白以後的壓力????(部分鏡頭和音效的功效跟《瞬息《瞬息全宇宙》頭一樣)和《搖籃《搖籃凡世》看的好處是,很明顯感受到同樣的剪輯和聲音設計師,帶出來的元素有點像,例如歌謠的使用、代表精神壓力的音效,類似耳鳴的感覺,會把觀眾吸進去,狠狠地感受到主角的痛????
-
????很意外在這部戲裡看到了裸露鏡頭和床戲,但更意外的是「導演真的有話說」——裸露是為了呈現懷孕生產後身體的變化,漏尿也是一瞬間的事情,性行為可以是因為「通奶」,會因為產後壓力和激素而不順利,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
❗️影片後段,我開始猜大結局,當然不可能是撥開雲霧見到希望這種「假東西」☁️但無解的生育、養育之苦又應該如何做結呢?池塘邊抱著孩子,下一秒的奶嘴和人字拖飄在水面——抱著孩子自殺了?????嗯,算一種解脫,但沒想到鏡頭一轉,是懷孕的淑貞在上樓,乍一看以為是二胎(是的,沒有什麼比一邊「產後抑鬱」一邊被催二胎更嚇人了),但原來是倒帶⏪回到生產前。????很喜歡籠中鳥的對比變化,除了代表時間,也能從中看出不同人不同的態度——看似與鳥互動最少的主角,卻是最後埋葬它的人,而其他人真的隻是「玩」鳥????,對BB的態度其實也一樣⋯⋯
-
????很「港」的小心思
????映後座談時,導演聊到了主角職業設定背後的想法,講了一堆經濟環境、勞動階層的考量,但最可愛的理由是,想用鏡頭記錄下港式麵包店這個特色????????????
????????主角淑貞和老公多次談話中都提到了「日本」,這算不算是對當代香港年輕人生活的一種側寫呢?港女的日常——去日本????️吵架是難免的,但關係進入穩定期後,下一趟日本之旅是遙遙無期的(強行call back《愛我請留言》《愛我請留言》

????一些call back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的問卷:亂寫就能蒙混過關了,但真相隻有自己的心知道

《淪落人》推bb車和推輪椅:女性照護的一生

。首映開場前,飾演淑貞老公的演員盧鎮業自稱其在戲中飾演了一個「好男人」,並表示自己也要努力成為這樣的「好男人」????結果片中的主角老公呈現出一個「廢廢的」狀態,讓人看了連連搖頭,舉動包括但不限於,不知道女兒尿布尺寸、聲稱自己有陪玩就算「分擔」了照顧壓力、女兒哭的時候抱著去找自己媽媽幫而無法獨自處理等????????所以,這位男演員有沒有「懂」這部戲在說什麼?他在埋梗還是真的覺得戲中男人已經很優秀?????我們無從得知,但當觀眾問起生育意願時,他回答了類似「順其自然,來了就生」的內容????那一刻,真的感覺直男⋯⋯沒救了,怎麼可以這樣?

《從今以後》出來之後有在感嘆,男導演拍女同感覺差點意思,但背後文本支撐來自《同聲同氣》這本書,作者之一鄧芝珊曾表示,作為一個女同志花了半生力氣爬上了學術的高峰後,才成功讓女同研究「被看見」——女導演一定更好,但有人拍就不錯了(什麼時候能有香港的女同導演啊????)⋯⋯這次,終於是女導演拍女性故事了,在緻謝名單裡看到了YT、施南生等人,讓這部戲有種被女性前輩托舉的感覺????????????但還是不懂,為什麼2025年才能看到這樣的作品?是主題太普通太直白,還是因為女性電影人還是太少了,其中有生育經歷的就更少了!

《搖籃凡世》兩部戲同一天看,就會有標題的結論,一部來自絕望直女,一部來自絕望直男????直女的這部《《虎毒不》望讓大家尊重不同的選擇,學會同理苦痛,而直男的《《搖籃凡世》後落在了結構性批判,變成「男的沒有好東西」的感嘆????直女略勝一籌!

...
大劇院看電影????觀眾很多,笑聲很大,回音很強——有種回到中小學,禮堂看教育電影的感覺
...
今年的HKIFF觀影活動????解鎖新戲院
...
文化中心大劇院✅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