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劇感覺很可能是我今年的年度最佳,我覺得至少有幾個方面讓我覺得很驚喜:

首先最重要的是劇情,或者情感。這部劇有點像韓版的父母愛情,很吸引且打動我的地方是時間線的交錯剪輯,以及即使是溫情叙事片,仍然前後埋了不少伏筆,不會因為生活化而犧牲可觀賞性。情感方面,這部劇抓住了很多幽微細膩的情緒,讓人很容易有共鳴,有些片段很好哭。無論是愛純還是金明都是等到自己當媽媽時才不斷回憶起自己的母親,還是比如愛純擺攤時不敢看和銅明類似年紀的小孩,還有寬植死後愛純發現他已經把很多東西都放到了愛純夠得到的地方,這種很多細節的處理既充滿生活化,又無處不在感染觀衆,讓觀衆更容易和劇中的人物共情獲得更好的觀劇體驗,受到很多感動的同時也為不少情節發笑。

其次是本片的主題,這部劇雖然隻有短短16集,還是講了不少東西,無論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不對等的付出,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如金明前男友)和平等的愛、父母對子女的肯定(對金明和銀明)等話題,還有寬植和愛純從青澀到相伴走完人生的美好愛情故事,還是東亞女性的困境議題,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大家說的“外婆在水裡遊,母親在地上跑,我在天上飛”,讓人直觀感受以前年份裡女性如果有更多的意識覺醒但會和傳統社會的那些觀念有多大的對抗,這種對抗也構成了劇情前半部分的戲劇張力,也會為後半部分了解父母對子女的付出而受到感動。這就是很傳統的東亞式家庭和父母之愛,父親終身勞作一天吃五頓飯隻為子女而活,母親也從那個羞澀的文學少女、詩人,為了自己的小孩可以變成賣路邊攤和别人辛苦搶生意的大嬸,可以為了自己的小孩和欺負的人大聲吼叫撕扯頭發。

接着講講剪輯、調度和演員,一個是前面說的時間線交錯剪輯很吸引人,另外是本劇諸多轉場很牛,無論是比如第九集雙線叙事,通過衣櫃、電視等元素來轉場同時講述兩邊發生的故事,還是通過轉場來講述漫長時間裡的一些變化,如金明前男友和母親的關系裡的那一組轉場,也在刻畫控制欲很強的母子關系對家庭的影響。本片的選角無論是年輕還是中年的愛純和寬植,他們的哭戲都尤其可圈可點,讓人代入感很強烈,情緒感染力很飽滿。

最後對本片的濟州島的自然環境發出一聲巨大的贊歎,第一集講述母親的海女工作環境時拍出了濟州島美麗的海岸線,還是劇情最後回到愛純和寬植在美麗的油菜花田拍照的地方,都太美了。以及,韓劇實在是很擅長講述自己的土地發生的故事的,本片到1990年代的諸多背景,如金明和畫家男友吃路邊攤的地方,和請回答1988裡德善父親愛去喝酒的地方很類似,諸多的生活故事也和韓國的曆史扣在一起,如朝韓關系、總統、首爾安全事件等等。

回到現實生活,我會覺得這個故事更像一個美好童話,回到現實裡的女性大概率沒有寬植這樣一個又帥又忠誠到可以為了老婆願意和傳統觀念勇敢鬥争的老公,困境時愛純奶奶給的一艘船也簡直是有些難以想象的。但無所謂設定是否合理吧,總歸是有些藝術化的處理且本片也不是懸疑劇。

感覺會是我之後過陣子願意拿出來二刷的劇,希望我們都對自己的父母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