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由麥家小說改編的諜戰劇層出不窮,說起諜戰,人們會想起《風聲》、《暗算》以及《潛伏》等諜戰劇,久而久之,便使觀衆産生了一種固定的印象,那就是一想到諜戰,腦海中就會浮現出槍戰、暗殺、地下組織,但殊不知,諜戰并非20世紀特有的産物,在古代戰争中也極為常見,但可惜古裝諜戰劇近年來并不被青睐,故呈現出來的作品少之又少。
而《風起隴西》的出現,彌補了多年來國内諜戰劇類型中古裝諜戰的空缺。馬伯庸的小說一直善于挖掘小人物之間的大故事,無論是前段時間大火的《兩京十五日》,還是他的代表作《長安十二時辰》,都能在大曆史河流之間發現小人物的閃光點,而《風起隴西》便延續了親王一貫的風格,以三國蜀魏之争為背景,講述了兩國間諜白帝和燭龍之間的明争暗鬥。
《風起隴西》并沒有采用單一視角來講述故事,而是從陳恭的間和荀诩兩條線來展開,故事劇情環環相扣,條理清晰,情節多次反轉在開播前幾天便赢下不俗的口碑,與其說這是一部解脫觀衆長久以來審“諜”疲勞的諜戰劇,倒不如說他更像是一部三國時期的無間道,劇中陳恭遊走魏蜀兩國,憑借自身過人的膽識和沉着冷靜的處事方式,幾經鬼門關卻又能做到全身而退,小說中的種種驚現情節都讓導演路陽展現得淋漓盡緻。
在《風起隴西》這部諜戰戲中,導演不僅善于抓住主角陳恭和荀诩的閃光點和動人之處,對于群像戲的調度也較為成熟,與以往的諜戰劇不同,《風起隴西》的群像戲不會給觀衆一種單純功能性的作用,劇中谷正、糜麋司馬、高堂秉等一系列的配角,他們在劇中的表現尤為出彩,演員精湛的演技對于劇情的推動可謂是功不可沒,每一位配角都與主角産生交互,即使出場戲份不多,但他們之間的性格足以讓觀衆記住,不會被臉譜化。
《風起隴西》的女性視角也是本劇一大特色,蜀諜翟悅與魏諜柳瑩,二者對于為了自己的國家出生入死,不惜犧牲自己來獲取情報,着實給觀衆帶來不少感動,尤其是翟悅身份暴露被黃預抓住施以酷刑時,黃預讓陳恭親自審問,同樣身為間諜的丈夫陳恭,因身份不能暴露而隻能繼續審訊拿起鞭子抽打她,實在心疼,這場戲足以看出二人對于家國的忠貞,此時陳恭心裡有“青萍”計劃,他不能立即為自己的妻子報仇,故隻能默默忍受,足以看出陳恭沉穩大氣的性格特點。翟悅之死我認為是劇情的一大轉折點,也是陳恭思想的一大轉折點,為後續陳恭為妻子報仇劇情埋下伏筆。
本劇的最大出彩點,無疑是劇情的層層反轉給觀衆帶來的刺激感與緊張感,在整部劇的中期,燭龍身份便暴露并被抓獲,本以為事情已經天下大白,但殊不知陳恭和柳瑩卻早已認識,陳恭本該是蜀國派去的間諜,如今竟反幫魏國做事,在觀衆以為解開了謎案的結局之後,才發現這裡面還設有一個更大的局,《風起隴西》便是憑借如此驚險的劇情和巧妙的人物設定,在如今早已拍爛的國産諜戰劇中脫穎而出,成為一部足夠稱得上優秀的古裝諜戰劇。
在當今時代,相比起各種層出不窮的爽劇,《風起隴西》的節奏或許沒有那麼快,尤其是剛開始兩集的劇情并不能見出什麼端倪,但如果你能放下浮躁的心來細細品味這部劇,你會發現無論是故事情節、服裝細節還是人物塑造上都是非常出色的,當你在觀看本劇時,你會被劇中的劇情所吸引,尤其是在人物情節安排,值得你反複推敲。與其說這是一部諜戰劇,倒不如說他更像是一部偵探劇,劇中荀诩的角色就好比偵探,觀衆能随着他故事線一步一步地解開謎底從而發現故事的真相。同時,《風起隴西》的成功,我認為本劇的服化道功不可沒,早在《繡春刀》系列就展現出導演路陽對服化道的考究,在《風起隴西》中也更是如此,整部劇的質感給人看起來非常舒服,電影感十足。總得來說,這部由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風起隴西》,是值得細細品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