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放眼華語影壇乃至世界影壇,你都很難再找到一部如這部片一般的存在。
從立項到拍攝到殺青到宣發到最終成片,都俨然成為了一場巨型行為藝術。
你已經很難評判它好或不好了。

但是我很喜歡。
非常喜歡。特别喜歡。

因為觀賞它确實需要極高的觀影門檻和美商。

你會看到兩極分化到爆炸的互聯網輿論,一邊極力诋毀說爛的一塌糊塗不知所雲、國慶檔之恥,一邊極力吹捧說八年磨一劍、從未見過如此震撼的視聽語言。

兩邊都沒有說錯,說的都是事實。

我是屬于極力吹捧的那一派,但我更深知我應該吹捧的,其實是那份網傳“如果”裡的6小時導剪版。

麥浚龍現在要走的就是紮克施奈德的老路,一旦院線下映即刻放出導剪版,然後擺出一副“我被資本做局了”的态度。

那我将擁護他成神。

...

先問一個問題:大家認為電影在叙事性和視聽語言上,二者哪個更重要?
《哪吒2:魔童鬧海》講好了一個故事。
《戰狼2》也講好了一個故事。
所以呢?
文學作品亦然,藝術性放到最大、叙事性降到最低的叫叫詩歌,叙事性放到最大但沒有藝術性是街坊之間口耳相傳的八卦。

我其實無意将這二者比較高低。
因為我的答案是,都不重要。

我有一個曾經的好朋友學編導的時候,他們老師說過一句話,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電影是一種情緒。
我覺得這句話适用于所有電影。
視聽語言,叙事節奏,不過都是服務于情緒的手段罷了。
Juno其實做到了,目前院線上映的《風林火山》的版本就是一部典型的情緒電影。

什麼情緒呢?絕望。

一種深入骨髓的寒冷的絕望。這種絕望無差别的籠罩着所有人,有些人在絕望裡困獸猶鬥,有些人在絕望裡沉淪。甚至這種絕望會演變出一些無意義的行為,比如背九九乘法表的恐怖分子,比如把隧道當成大床房的頂級富二代。

香港作為一個亞熱帶城市,是絕不可能下雪的。但片中的香港不但下,還下的飄飄灑灑 ,漫無邊際。漫天鵝毛飛,路人都是大風衣大棉襖。
這一點被不少人诟病,甚至還成了攻擊聲讨本片的一大主要論據。

有可能,Juno隻是想拍出那個血和雪交織融化在一起的那一幀鏡頭,而那個鏡頭确實美的妖豔而震撼。

很絕望,血和雪無法分開的那種絕望。

當然你要反駁我沒有邏輯支撐,隻是為了鏡頭情緒就亂拍來圓設定的話。

有的,兄弟有的。

說說第二個被不少人诟病的點,背景設立在“1994”。這件事可以和氣候問題放到一塊講。你是信1994年有智能大屏手機和商場超大燈牌,還是信我是秦始皇?

不過隻需要一段話就可以讓這兩件事都說通。

插入一個知識科普:
核冬天假說(Nuclear winter)是一個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理論,該模型預測,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別是對像城市這樣的易燃目標使用核武器,煙灰和煙霧将在空氣中停留數年,導緻全球範圍内的氣溫驟降。
(此設定在《末日危途》等電影,《輻射》等遊戲中亦有記載)

是不是結合雪,輻射區這些意象,一下子就通暢多了?

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是“1994”呢,因為如果背景設定再往後3年,我們連現在這一版都看不到。


———————————————————

所以你想看懂甚至接受這部電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納這是一個架空的,末日大背景的HK。

在這個可以說堪比哥譚,甚至有過之無不及的城市當中,一切都變得合理起來。(還是沒有Batman的版本)

第二件事,他不是一部動作片。
甚至連犯罪片都不是,他更傾向于是一部類型片/文藝片。

全片都是壓抑的,荒唐的黑白灰色調。唯一一幀暖色,是熱成像儀。
這個黑白灰有多誇張,“711”你知道吧?對,就是那個便利店。紅綠黃作為基礎色調的,三十年前何志武去的那家。
被導演刷油漆刷成了純白的“7”。

你可以看到有人家裡像極簡風格的現代主義藝術館,鍋碗瓢盆全部詭異的挂在牆上;有人家裡除了電話就是錢,沒有任何生活用品。

同時你還可以在本片裡看到諾蘭的運鏡調度,(銅鑼灣槍擊那段戲過肩拍視角和黑暗騎士驚人的相似)和一股子後期杜琪峰味兒。(指的是《複仇》《放逐》開始的專精美學頂級構圖但劇本一塌糊塗)。

叙事如果能夠完整的講好,這個故事一定很精彩。是可以媲美世界頂級黑幫片的那種精彩。
有《無間道》的警匪卧底博弈,有黑幫家族的宏大史詩感,有豪門内鬥的世子之争。
開場甚至花了兩分鐘PPT來介紹背景。

再講最後呈現出的三條主劇情線。
最核心的金城武這條線用了倒叙(也是絕大多數人看不懂的原因)。梁家輝劉青雲那條線目前版本劉青雲着墨略多,梁家輝淪為工具人。任賢齊是純出場三分鐘,然後下線的背景闆。我看完認為刻畫的最好最飽滿的,有戲劇沖突,有人物弧光的角色其實是古天樂。

最喜歡那句,“答應别人的事情如果做不到,遺憾會跟一輩子”。

最後說剪輯和審核問題。
你可以在本片裡看到無數資方為了片子能順利上映的努力:粵語版裡原聲、字幕和口型完全是三模三樣;輻射區槍戰明顯能發現莫名其妙少了一方人;片尾演員表裡至少有30%的角色(白鴿人(好像是這個名字?),麥俊賢女兒等)從未出現過…

差不多想說的就這些。
我一定是喜歡這部電影的,但我确實不推薦所有人去看。

适合他的受衆be like:
1.能接納藝術性遠大于叙事性的人。
2.個别演員的狂熱粉絲。(包括但不限于金城武/劉青雲/古天樂…,任賢齊粉絲别去,梁家輝粉絲酌情考慮)
3.看過《僵屍》并且很喜歡的人。(這一點存疑,因為《僵屍》沒被剪的七零八落)
4.對劇情梳理能力極強的人。
5.同時對黑幫類型片和文藝片有執念的人。
6.審美至少達到可以通過視聽語言分析情緒的人。
7.麥浚龍的歌迷。

如果以上7條滿足2條及以上,你就可以買票。
但是最佳觀影體驗依然是看完全劇透再進電影院,會比什麼都不知道坐進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