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個合适的足以解釋這部片子的文本和主題,看了這麼久的影評和文章擊中點的真不多,太多都很混亂又或者說大家角度都不一緻。看了好久這種調度,真值得我們國内電影人學習,其中人物劇情其實還蠻多蠻雜的,楊導通過使用長鏡頭裡各種丢手、演員走位、搖移來呈現一個微型的複雜的社會圈子,裡面各種人物狀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很清晰。經濟高速發展之下,時代開始改變,孔老夫子那套大同思想中庸之道已經不能夠廣泛适用在現在這個新的時代了,但是又有多少人不自知依然像被石頭壓着一樣過一輩子。小明是因為琪琪是大家理想中的女孩才在一起談戀愛,小明安分守己的公務員工作也是某種社會上标準的工作,其實自己根本不喜歡,molly和king一起也是順應财團聯婚。這是全球大融合時代,多種思想多種觀念應該彼此尊重共存,特别是21世紀,人的情感被放大也更加被重視。這是個獨立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真理和标準并不隻有一種,而是有很多種,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理解和追求。
那是什麼導緻片子的人物逐漸奔潰,痛苦掙紮呢?我認為是:标準的唯一化與個體差異之間的矛盾。就比如說一個人本想着去拍電影、搞藝術的卻被安排進公務員體系,明明不愛一個女生卻被安排結婚,僅僅因為公務員是大家公認鐵飯碗。最後搞得每個人都很孤獨,很無助甚至扭曲了。這時候就有人出來裝逼說假話,大肆宣揚假話是為了情感投資為了生存博弈,真假難辨又惡性循環,搞出一大堆誤會,人與人交流溝通越來越難。
所以楊導提出解決方案是每個人都誠實的真誠的生活下去,人各有志,想考公的考公,想做廚師的做廚師,想愛誰就愛誰。即使是孔子複活來到現代社會,秉承唯一标準也會無所适從。
片子後面有段特别有儀式感的鏡頭,啊king終于受不了這套标準,甩着一把大刀在藝術家長廊裡模仿俠客斬妖除魔。仿佛覺醒了,那些裝逼的(藝術家)講假話搞情感投資的(助手)都通通出來給我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