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沖着喜劇片看的,沒想到這麼認真在搞科幻,《驢得水》之外,《獨行月球》在開心麻花系列中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片中的科幻元素甚至大于喜劇元素,前期還符合開心麻花的氣質,诙諧搞笑,越到後期笑點越來越稀疏,甚至最後半小時已經沒有笑點了,這就令人有些費解:一部定位為喜劇片的電影,卻有三分之一在煽情,另外三分之一搞科幻,最後剩下的是獨孤月和馬藍星貫穿整部片子的愛情,不知道主創團隊的初衷是什麼?定位又在哪?與薄弱的喜劇元素相對的,是硬科幻元素搶盡了風頭,但若說過它是一部科幻電影呢,顯然又不是,雖然電影将主人公塑造成人民英雄,并歌頌了人文與人性,但片中的科學依據和物理原理又經不住推敲,所以,嚴格來講,《獨行月球》既不符合喜劇片、也不像科幻片、又不是愛情片,這就導緻了電影的定位模糊、氣質割裂的問題,影片後半程就可以發現,開頭與結尾的氛圍已經截然相反了,與開心麻花往常純粹的喜劇風格、阖家大團圓相對的,是這一次主人公迎來了悲情的結局,直到最後也沒有等到反轉,因為基于科幻電影最基本的科學事實,編劇已經沒有任何辦法再讓主人公起死回生了,隻能讓他活在其他角色夢幻、美好的回憶中,很難想象,看完了一部開心麻花的電影,從影院走出的我,還感覺到些許悲傷,這就引發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部不好笑的喜劇電影,還能算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嗎?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科幻方面,《獨行月球》确實呈現了精緻的特效,沈騰和馬麗也貢獻了喜劇之外的精彩表演,倆人一直有着魔幻而強烈的CP感。我願将這部特殊的喜劇電影視為開心麻花的轉型之作,期待後續的喜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