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競技≠娛樂遊戲,菜是原罪。
《戰至巅峰》這個節目上來就先給這些“電競新人”的真實水平來了一波“摸底”測驗,簡簡單單一場比賽,就能反映出很多東西了,王者榮耀裡的段位很多時候水分是很大的。有的人水平是确實不錯,像黃明昊、楊幂、胡夏,無論是意識還是操作都算路人裡還算可以的。不過電競節目,對于一些年齡偏大的參與者來說,難度也是挺大的,例如“雪姨”王琳老師,在融入電競團隊裡頭略顯吃力,雖然真正的電競隊伍基本上不允許有“短闆”所在的,因為在賽場上,一旦有弱點就會被對手無限針對(事實上從之前的預告片來看,她的确被針對了,尊老愛幼在電競的世界裡是不存在的,狗頭·jpg),但她能來本身就是一種勇氣,何況客觀的說,這樣的年紀還願意來嘗試電競,又何嘗不是對我們年輕人和年輕潮流文化的尊重呢,而且電競精神和體育精神一樣,不應該有年齡的界限。
其實,節目中的各個隊伍裡哪怕是玩得最好的新人,在電競選手的眼裡也是破綻百出。一個選手需要從操作、意識、心态、團隊協作、團隊溝通、團隊執行力、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全方位的做到最好才能成為真正的成為電競選手。 比如節目中就有教練提到過幾個很典型的例子,黃明昊操作水平還可以的,但比較容易情緒化,有優勢了喜歡“浪”,這在電競比賽中是不允許存在的,也是他急需克服的點;張翰打比賽時較少溝通交流,這種可能會導緻團隊策略執行不到位,容易被對方抓住缺口,從而影響比賽走勢.....
這些對于職業電競來說都是禁忌,但對于一檔電競實訓綜藝來說,我反而覺得都是節目的看點,如果這些新人毫無缺點都很成熟,他們大可以直接去各大戰隊試訓直接打比賽,這檔節目也就不成立了——他們的存在,讓我們直觀真實地看到了“路人玩家”和“電競選手”的差别,也能更立體地了解職業電競,不是誰上都可以。
當然,普通人不可能理解的這麼多,隻能一句話來概括:菜是原罪。這是我看這個節目最大的感受,也是我希望這類型電競節目所需要表現出來的效果。作為一個10年的重度遊戲愛好者,一個曾經的電競行業的從業者,也作為一個曾經做過電競夢的年輕人,我比一般玩家更熱愛遊戲,比一般玩家更了解電競選手和電競行業。很多人以為電子競技就是打遊戲,電競選手就是一些打遊戲打得好的人。是,但不全是,電子競技≠娛樂遊戲。電子競技代表的是體育競技,是一項比拼腦力和體力的競技比賽,隻要是比賽,就一定很殘酷,因為隻有勝者才能走到最後,才能站上榮耀的舞台,才能收獲更多的回報。
電競也是一個十分注重團隊的競技項目,個人十分認可節目中魏老爺子說的那句“王者是進取者的标簽,榮耀不是一個人的戰績”,在電競比賽中,真正的團隊會足夠默契,會擰成一股繩,為了赢下比賽而執行每一項團隊策略,哪怕是去賣去當誘餌,電競裡沒有孤膽英雄,一個人的KDA不是一場比賽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戰至巅峰》的第一期,也在暗暗地揭露一個電競行業的真相:電子競技不是表面的光鮮亮麗,背後是無數艱辛的汗水和淚水,是很多背水一戰的無奈。真正能在電競圈生存下來的永遠隻有那非常少的幾十上百人,而剩下的99%或已經,或将要被殘酷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甚至都沒有機會出現。而這些人離開電競光環,再回到社會中後,因為之前本應該用在學習和成長的時間都用在了遊戲上,對比同齡人将更沒有競争力,生活也将更加艱難。當然,傳統體育競技也是一樣,隻不過傳統體育行業因為曆史更悠久,行業體系發展的更完善,很多選手哪怕退役或者達不到頂峰,也能維持生活。但電競行業則更為殘酷,圈子很小,行業更新換代速度太快,哪怕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代表就能有回報,做到很好遠遠還不夠,因為隻有最好才能生存。
二、節目“看點”很多。
節目邀請的這些“電競新人”之間因為水平差異是很大的,水平高的是榮耀王者,水平差的可能頂多鉑金鑽石,水平差異過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在比賽中,所有人都無法發揮團隊的力量,實力強的拼盡全力也無法拿下戰局,實力差一些的要麼毫無存在感,要麼被單方面虐殺,成為拖團隊後腿的,自己心裡也很不好受,很影響團隊氣氛。
正如前面所說的,電子競技,菜是原罪,而電子競技也沒有孤膽英雄,不管平時大家關系多好,如果他們不懂得團隊的意義,不懂得團隊中個人的上限不是團隊上限,而個人的下限一定是團隊的短闆,從而針對性去尋求團隊的突破,那這樣的團隊也會很難維持下去,這一點在第一期已經初現端倪,後面如何發展我們可以再看下去。
實力之外,這些選手們的心态也存在差異,前女排國手薛明是一個大心髒的選手,去水賽時哪怕隊友“都是剩下的”,哪怕因為團隊配置不行隻能她去打根本不擅長的打野位,她也全程沒有抱怨,反而一直在安慰鼓勵隊友,拼命去争取哪怕你我甚至她自己都明白的、絕不可能的勝利;而另一邊,去水賽中驚豔四座的黃明昊,卻在俱樂部訓練過程中暴露“緻命問題”——心理素質不夠強,是能将“神”拉下神壇的,如果這次在節目裡的訓練他能鍛煉出大心髒,那他的競技實力會直線上升,否則就會像魯班被ban了之後的雪姨,無所适從。撇開實力,張藝凡也是心态欠佳的“重災區”,一場摸底賽,全程不敢說話,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就像她自己說的,從踏入俱樂部的那一刻起,就懵到腦子說不出話,這樣的選手如果能有所成長,也會成為一大看點。
再有就是,嘉賓們之間的人際關系也是一大看點,楊幂迷弟迷妹一堆,張藝凡甚至直接用ID向她表白,然而進入俱樂部後,她和好友張大大友誼的小船卻風雨飄搖;胡夏的忠實歌迷丁若虛在去水賽跟偶像表白後,也沒能跟胡夏繼續一個戰隊,從此成為對手;還有心心念念想要跟一諾杠上的黃明昊、見面就唱《南山南》來“惡心”馬頔的張角;因為遲到連累全隊受罰,給教練留下了“不好印象”的許魏洲;“沉默組合”張翰、歐豪、馬頔、張大大......總之十分精彩,沖擊感十足。
這也不得不感歎,這些嘉賓湊到了一起,無論是競技水平還是性格差異,都會讓節目更加有看點,而一些實力目前欠佳的選手,也能讓我們路人玩家有一些代入感——他們就像是曾經想嘗試打電競的我們,實力不允許,但熱愛不消減,差别在于,他們真的去了,我們隻停留在想,所以我會更想看一看,他們能走到哪一步。另一方面來講,作為觀衆老爺和吃瓜群衆,我們也看的樂呵!
三、最後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件“好事”。
文娛藝人跨界參加電競圈的真人秀節目,是一個“多赢”的局面。對這些參考活動的“電競新人”來說,依托騰訊視頻的互聯網平台曝光,以時下年輕人最為追捧的電競文化為主體話題,再加上一些電競本身所能呈現的超乎劇本的節目效果,很容易就能吸引一波跨界粉絲;對于電競行業或者戰隊來說,有文娛藝人自帶流量進入,關注和話題度拉滿,同樣能吸引到很多新用戶和吃瓜群衆的加入,也能增加電競的影響力和曝光度,更彰顯了電子競技自身所體現出的“更快、更強、更高、更團結”的精神,;對于我們這些普通路人來說,有了輕松娛樂的節目可以觀看,有了八卦的話題可以讨論,也能讓那些一直做着電競夢的青少年對電子競技有更清晰的認識,讓那些以“電競”為借口不想學習的學生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而且,如果要上升一下高度的話,我覺得這種“電競真人秀”活動是有不錯的社會意義的。節目以“圈外人”的視角,帶大家了解真實的“電競”,當然,節目中展現的可能僅僅是真正電競中的冰山一角,或僅僅隻是電競中最光鮮的部分,因為真正的電競從門檻開始,到夜以繼日重複的訓練、複盤、分析,到真正踏上賽場,到沒有出成績後就能就原地解散的真實現狀,現實遠遠比我們平時看見喜歡的戰隊輸掉比賽殘酷的多(如果可以,我希望這個節目後期也能展示給觀衆)
但就節目第一期的内容,也足以讓很多“做夢”的青少年望而止步了,那這就是一件有功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