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的鏡頭:交叉切換舞蹈室和浴室跳舞展現其熱情和瘋狂練習;他哥罷工長鏡頭很不錯,顯示出了雖然他哥很暴躁但男主還是挂記着他,一家人嘛;不讓去學芭蕾去參加考試,切換的鏡頭展現男主的掙紮糾結,以及放在廁所裡的最後破門而出的一段,預示着男主破繭成蝶,走出這個小鎮框架、“破殼而出”的一步。
他爸從先不理解,覺得娘炮,男主那時也很不确定,也懷疑娘不娘。到後來冬天教朋友Mike跳被發現時,自己雖然害怕被揍但努力在父親面前跳舞證明自己,更堅決更肯定了。很多人說夢想的實現因為有父母或周圍人做攔路虎,當然如此,但就算如此也堅持下來的人,更能體現其夢想愛好對其的意義更重要不是嗎?
這部電影不僅隻講了男主找到興趣從有偏見覺得芭蕾男很娘的小鎮走出來堅持自己的夢想的單一線路,還有大背景和小背景,親情愛情友情,更加真實全面,使得電影更加動人。大背景是罷工運動,小背景是在大背景下父親和長兄都為此抗争,家裡經濟緊張到最後聖誕節把男主去世母親的鋼琴都砸爛了燒柴取暖,父親故作鎮定但還是在燒柴火說聖誕快樂的時候泣不成聲,硬漢的淚水确實很動人。
父親看見了其天分後,徑直去找之前吵過架的女老師,女老師說了可以出錢,但父親不要施舍,為了湊錢停止罷工,放下為工人權益的鬥争隻為給男主一個機會,痛苦的頂着夥伴的不理解甚至唾罵,其他工人扔雞蛋,為了兒子放棄自己的罷工運動回去挖礦,做廉價勞動力。在和兒子去倫敦參加甄選坐車時,兒子問倫敦是什麼樣時說從沒走出過這個鎮,質問那可是首都啊,回避性回答那又沒有煤礦,兒子有點埋怨的說“你整天就知道煤礦”。就像一開始父親不理解兒子跳芭蕾,覺得娘娘腔,兒子也不理解父親隻知道煤礦,以及背後為其付出的代價,不知道那些哭泣和淚水。
另外影片裡面有着很好但也不聖母到失真的女老師,引路人。還有青澀小孩之間的愛情的嘗試,懵懂,以及友情的支持。
很喜歡這個片子的色澤。
敗筆是最後結尾有些突兀了,給了個學了幾年的表演跳舞也不展現完全隻是個鏡頭。沒有結束的話很奇怪,有點冷;有了卻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