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戰争的勝利和各級政府的逐漸建立,人民政府立即開始了控制市場、穩定物價的鬥争。首先就是打擊不法資本家的金融投機,展開“銀元之戰”。
1949年6月10日,上海出動部隊和公安人員包圍、查封了金銀投機大本營“證券大樓”,逮捕投機首惡分子250名。在人民政府強有力的打擊下,第二天銀元便從2000元猛跌至1200元,大米價格也跌了一成。第三天,米價再跌一成,食用油價格跌一成半。“銀元之戰”成了人民政府與上海舊經濟勢力交鋒中取勝的第一個回合,初步穩定了人民币的地位,為控制市場創造了必要前提。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但經濟戰線仍硝煙彌漫,人民币擠不進上海市場,銀元投機猖獗的電報不斷送到陳雲案頭。陳雲在北平籌建中财委的同時,參與指導了上海市軍管會同上海舊經濟勢力之間的“銀元之戰”。
上海解放第二天,上海市軍管會就發布《關于使用人民币及限期禁用金圓券的規定》:以人民币1元收兌金圓券10萬元;6月5日起,嚴禁金圓券在市場上流通。由于金圓券的信用已接近于零,收兌工作十分順利,《規定》發布僅7天,就收兌金圓券35.9萬億元,約占國民黨政府全部金圓券發行額的53%。
然而此時,上海舊經濟勢力利用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擔心鈔票貶值的心理,掀起了銀元投機風潮。上海證券交易所是銀元投機的大本營,那裡每天麇集着幾千人。充斥在大街小巷的銀元販子人數更多。原來1塊銀元值100元人民币,6月3日漲到720元,6月4日突漲到1100元,漲勢仍在繼續。銀元成為上海市場上實際使用的本位币,人民币隻起輔助作用。到6月4日,上海投入流通的人民币近20億元,大部分卻浮在市面上。人民币隻能購買小額貨物,根本買不到整批貨物。有的商号還拒絕以人民币作商品标價,把人民币排斥在市場之外。
在認識清楚銀元問題的症結所在後,陳雲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打擊銀元使人民币占領陣地的指示》,于6月8日下發。《指示》在分析了大軍渡江、南京政府完全垮台後新解放區金融問題的新情況後指出,對待銀元的鬥争,除政治手段外,還須陸續采取許多經濟步驟:明令鐵路交通事業及市政公用事業,一律收人民币;稅收一律征收人民币;以地方為單位,首先是上海酌發實物公債等。
得到毛澤東贊同并接到陳雲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打擊銀元使人民币占領陣地的指示》後,6月10日上午10點整,上海市軍管會派出軍警到證券交易所,把銀元投機的大本營端掉了,同時在全市範圍内執行中央《指示》。上海的這次行動抄沒黃金3000多兩、銀元3萬多塊,處理投機商人200多名。消息傳開,市場上銀元價格暴跌。
由于政治手段、經濟手段、宣傳攻勢三管齊下,上海市軍管會在同舊經濟勢力的“銀元之戰”中取得了勝利,為日後經濟的恢複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銀元之戰”震動了上海,為人民币全面占領市場掃除了障礙,成為遏制通貨膨脹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