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開肖申克的救贖之前,我就已經熟知電影封面上安迪在雨中面對自由時的那種酣暢和痛快,因為實在太過于經典。可等我真的在電影中看到這一幕時,還是為那種切實的快感流下了淚。要自由,要鮮活,要文字與音樂,而不是越陷越深的體制化和愚昧的麻木。

影片一開始安迪就是一個老倒黴蛋的樣子,萬般莫辯,罪名鑿鑿。結合最近生活裡發生的一些事情,很難不代。那種無力對峙萬般不可言的窒息感,那種所有人都站在制高點随便說點什麼都是正義化身的樣子。鋪天蓋地的閑言碎語,無論理解或者不理解,親曆或捕風捉影,都把自己的幻想當成真相,以标簽化的手段和時不時夾帶挖苦嘲諷的形式來中傷一個人。

劇情往下走,就是監獄生活。期間,安迪被欺侮,被霸淩,被打壓,卻又想盡辦法做那突出的一個。當然,也在此收獲了友情。後來他們一起在屋頂上喝酒,陽光也夾帶着生活的美妙碎在酒瓶裡被飲入喉,好似希望的光芒從來都在熠熠閃光,锒铛入獄也不過是一個幻覺。每個人都不曾有罪,錯在他人和時代。That’s the fucking life.

還有起初看到小錘子的時候,我和瑞德的想法一樣,這怎麼可能挖得通地道,而且挖地道越獄的這種情節又俗不可耐。可是後來看到安迪從地道匍匐又躍入下水道,再趟過河流擁抱風雨的時候,看到所有的堅持和忍耐,所有與活着和虛無對抗的那些日子,都一下子全部迎來了他們的意義時,被狠狠地打動了。

電影在很多人心中已經封神,我也承認這确實是一部佳片,之前因為太多人的誇贊和吹捧而一度拒絕看他,導緻今天才與他真正相遇。他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不亞于我在高三時讀霍亂時期的愛情——阿裡薩堅守了半個多世紀的忠貞不渝。我們很難去界定時間,以及時間對人的塑造和雕刻。有人心易變,而有人執着苦守。我走過日複一日的無聊水課和時時不知如何是好的求學階段,卻依舊懷念高中便簽紙上的筆端風月,卻依舊沒有放棄文字來安放我那該死的情緒和易碎的心。

盡管目前國内的院線電影都是垃圾,但我們依舊有以前的或是他國的好電影可以看。也許有天不再被電影和音樂打動,那我所有的文字和創作都已經死了。

趁此刻仍在生存之上,我們依舊需要愛,需要友情,我們也敬時代,敬自由和高處的奔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