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大雨》我打三分,畫面五分,配樂四分,劇情兩分。在現在國漫市場更看重3D動畫,且大多出現改編自神話故事的同質化市場背景下(不是說改編自神話故事就不好,隻是同質化太嚴重就很boring),不得不贊歎一下不思凡的勇氣和魄力,依然敢于進軍2D原創動畫,但是很遺憾,并不成功。

疊個甲:作為從小學開始看動漫,之後涉及各種或小衆或大制作的日漫和國漫,看過不思凡的《黑鳥》到《大護法》以及從《大護法》衍生出來的《妙先生》,也算是半個不思凡的粉絲了。所以以下評論完全發自内心,不帶半點尬黑。

《大雨》是一部優缺點都極度明顯的作品:

大雨 (2024)6.62024 / 中國大陸 / 動畫 奇幻 冒險 / 不思凡 / 何梓骞 陳浩

先說優點:

1.極緻的美學體驗,富有意境的水墨畫畫風,這點其實在《大護法》中就已經表現出來了,但是經過将近六年,隻能說不思凡在這種水墨畫畫風上更得心應手了,尤其善于處理背景層山疊嶂的缥缈感。

...
《大雨》的水墨畫畫風的确很好看

最讓人驚歎的是白衣女子(柳子彥)發現戲鼓船的轉場——由滿山蔥翠轉為一片金燦,真的美的像畫。

...

其中在對戲鼓船上的刻畫有點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神韻,

以及影之出場的畫面,有一瞬間讓我神回千尋遇到白龍的場景

...
影之有點獨特的人格魅力

畫面後半段大雨降臨的場景刻畫,我甚至覺得比吉蔔力的畫面更有沖擊力(當然,也僅限于當時感受)

最後高潮處隐蛟大戰神鳥時的長鏡頭,不得不贊歎一下,技術太強了(雖然有很重的3D痕迹,與前面2D畫風比較違和)

這也是我畫面給出5分的原因之一。

2.極緻的聽覺體驗:

不得不誇一下整部作品的配樂,前面讓我聽到一點坂本龍一的味道,有點像《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搭配上曠遠的視覺畫面,就一種哀而不傷的感覺,與主角饅頭童真的視角相對,更顯悲涼。在意境營造上,不思凡絕對是業界數一數二的了。

好的,優點說完了,接下來就讓我們談談缺點:

1. 主題把握太淺薄:背景設定很好,在多少年前隐蛟,夜翎人和官兵三方對立(包括不太主要的大谷子和戲班就算五方對立了),夜翎吃隐蛟,隐蛟“控制”人,人奪取夜翎制成的夜翎緞,之後夜翎一方敗落,生态鍊被破壞,隐蛟一方壯大失控侵害人類。做得好的話是可以引出像《幽靈公主》那種對人與自然的思考的深度話題的,可最大的缺點就在這裡,不思凡把筆墨着重于刻畫大谷子和饅頭的“父子親情”上,而對于自然的話題可謂壓根沒提及多少(後面提了一嘴)。這就讓人很氣憤了,明明是很好的題材,非要搞得爛大街。

2. 人物支線繁雜,挑不到重點:

前面說了,五方對立,天,不思凡你哪來的信心把這麼多人物都講好?想講好的越多反而越泛泛,所有的人物都講到了但是都沒講好(唯一我覺得刻畫比較好的是柳大歡,一種純粹的貪婪,刻畫的挺不錯)。其實這也是國産原創動畫的通病了,像《深海》也是這樣同一個問題,人物支線太多。别人《哪吒》為啥成功,不就是砍掉大量支線,專注于把現有故事講好嘛。

3. 劇情硬傷太嚴重:

1)柳子彥第一次見到夜翎人的時候為什麼不打起來,反而極度平淡,按理來說現在官兵和夜翎人處在對立面,這點在後面官兵開槍打傷夜翎人中也可以看出來(要是你說柳子彥人美善良的話,我隻能說很無語)

2)饅頭第一次進戲鼓船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受到隐蛟的攻擊,而在官兵第一次進戲鼓船的時候遭到了大量隐蛟的攻擊(當時饅頭并沒有受到影之的保護)

3)饅頭第一次出現在軍兵面前的時候甚至很随意,跟鬧着玩似得(當時柳子彥并沒有下達命令說要保護饅頭,至少影片中并沒有給出這樣的信息)

4)大谷子為什麼可以從隐蛟的控制中醒過來,前面大量鋪墊說谷子受傷太重,馬上就要失去意志了,結果後面一個反轉就說谷子憑借着個人的意志力沒有被控制,導演你自己難道不覺得很尬嗎,電影自己标着揭示殘酷黑暗現實,結果自己搞一出希望與救贖,excuse me

反正我是接受不了,前面被隐蛟控制那麼多人,别人就意志力不堅定,就沒有比你所謂的父子親情跟讓人不舍的東西?不敢苟同。

5)故事篇幅安排極度不合理,重點難道不應該在隐蛟王和夜翎的世紀大戰嗎,可是導演你為什麼把這麼寶貴的篇幅都給講親情去了。

4.情感表達不足,觀點輸出全靠語言:

這點算是現在國産動畫的通病了,從尬到不行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到這部,幾乎所有的情感表達都靠人物自己對别人說出來或者喃喃自語,我隻想說——現在的中國導演你們是對觀衆多麼不信任啊,是怕我們看不出來鏡頭語言嗎還是說你們自己壓根就沒有能力表現出來極具畫面張力的鏡頭語言。

最後吐槽一點,不思凡能不能不要隻宣傳作品反映黑暗現實這一點了?要是現實真有動漫中這麼美好就好了,稍微讀點現實類作品或者了解一下真正地現實社會就不至于搞這種很啼笑皆非的宣傳了。

總體來說,《大雨》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國産二維動畫的希望,從《大聖歸來》到《哪吒》《羅小黑》《白蛇》以及《深海》和《大雨》我看到現在國産動畫畫面越來越精美了,水墨畫風,粒子水墨和《中國奇談》中的《鵝鵝鵝》,極具中國國風特色,技術上完全達到國際水準了(個人認為,藝術有主觀性,你要是不贊同的話我隻能說:啊對對對),但是硬傷在于不好好講故事,先把故事捋直了先好不好?期待國漫真正崛起的那一天,而不是天天喊着國漫崛起了,然後躺下了,國漫又崛起了,然後又躺下了,你擱這仰卧起坐呢。

最後的最後,用《駱駝祥子》中的話結尾:

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并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

希望生而為人,每一個人都可以被公平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