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1年9月24日晚8:00
我在上海有房了。
多虧了這部電影,讓我用腳趾扣出了一個雙層大别墅。
《關于我媽的一切》: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針氈。
在朋友圈看到此電影是個很能觸到淚點的片,我心想:這适合我啊,本着不能放過任何流眼淚的片,立馬買票選座位,還多帶了包紙巾。
本人有個習慣,任何活動不喜歡提前離場,結果開片10分鐘,我就快受不了了。

徐帆做作的腔調和矯情的神态
徐帆在片中的聲音、語調,是讓我尬到想離場的最主要原因。
甚至在看電影過程中,我屢屢出戲,不禁考慮:“演成這樣?導演怎麼讓通過的?”。
看到後面發現徐帆的職業是地理教師,自我安慰道:“可能老師當久了,自然就會輕聲細語吧。”,情緒稍微平緩了一些,尴尬感減少了一點。
我堅持看完了全片。
不行,真的不行啊!真的太尴尬了!!!
做作、拿腔拿調、矯情、咄咄逼人……真的不敢看第二遍。
第二套别墅我暫時還負擔不起。

張婧儀稚嫩的演技
如果說徐帆是做作,張婧儀就是幼稚。這倆人之間沒有讓我感到一絲母女的情感,反而是厭煩、生氣。
我氣啊!!什麼破玩意兒!
這倆人跟仇人一樣,這女兒看得我想抽她。
氣死我了!

狗血情節,劇情雜亂無章、節奏混亂
節奏混亂,主線不明确,一會弟弟要債、一會吃退休宴、一會女兒當小三、一會腫瘤手術失敗。太狗血了!!!
媽媽是南極勘察員跟整個劇情有什麼關系嗎?!!!為了女兒、為了家庭,自我奉獻?退休宴上那麼多人弟弟帶人來鬧事,女兒阻攔不過一氣之下走了?有毛病吧?!!!偷翻女兒手機,還定位跟蹤到酒店?掏出避孕套和女兒當面對峙?在酒店大堂大聲争吵、拉拉扯扯、然後突發病暈倒????尴尬死我算了!女兒撞到自己破壞的家庭其樂融融的場面,開車帶着媽媽在北京的大馬路上亂竄,然後媽媽見縫插針的來一句:“人生的路,錯了就錯了,及時走回正道就行。”第一,孩子,你媽媽生着病呢,你這麼任性的開車亂闖,不顧及媽媽的生命安危嗎?第二,什麼破玩意兒,當了小三,媽媽的一句話就回到正道了?同住病友天天練瑜伽,臨别前還去吃火鍋、喝白酒?走了媽媽帶着瑜伽墊樓下花園練瑜伽?圖啥啊?知道媽媽活不過幾個月了,還要和媽媽吵架,吵完跑到天台一句“她走了誰管我啊”,莫名其妙!!!

結尾強行升華,戳着你讓你哭
混蛋舅舅都公然鬧事了,跟老婆、媳婦都動手了,結果過年吃年夜飯來個大團圓、合家歡?吃個餃子哭出聲?莫名其妙到無語。重回母校,插叙了一段母親年輕時候的回憶,最後女承母業,去南極上放氣球……什麼破情,太抓馬了。
如果說奔跑吧兄弟是戳着你的胳肢窩讓你笑,這個電影就是拿着一個洋蔥放你面前讓你哭。
對不起,我真的哭不出來啊!

全片唯二的看點
我帶的一包紙隻用了兩張,全片戳我淚點的隻有兩個地方。
一個在許亞軍身上。許亞軍的演技才是一個正常的演員該有的,他一皺眉,每一根眉毛都是戲。
為了救妻到北京尋醫,在小餐館被同僚告知放棄,捶桌哭泣時,一位丈夫的不舍與隐忍,全表現出來了。
演技在神态上、在肢體動作上,苦酒入喉,難舍難分都在酒裡。
另一個是徐帆在片場和小導演講道理。
雖然尬,但是這一幕确實戳到我了。
女兒作為職場新人被導演欺負、頤指氣使,媽媽看不過站出來講道理,這才是一個正常母女該有的交流啊!
一本正經地講道理,在不影響女兒的前提下為她撐腰,在人生的關鍵時刻為她做出正确的指引。這才是正常的母女啊!
可能因為我不是如此任性、無理取鬧的女兒,也沒有道德綁架我、偷看我隐私的媽媽,所以無法産生共情。
看完我快步走出電影院,打開豆瓣打了兩分,一分是體面,一分是情分。
然後打開微信聊天瘋狂和朋友避雷,豆瓣評分6.9真的都虛高了,頂多4分,不能再高了。
講真,如果你也想尴尬到用腳趾摳出三室一廳或者大别墅,那你就去看;
如果你不想浪費時間、浪費金錢,被導演當成傻子一樣廉價地消耗感情,趕緊避雷!!
豆聲∣一個有溫度的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