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也不知道是不是徐兵的原因吧,《東邪西毒》倒是把武俠的魅力再次呈現出來了。
除了武打動作以及勢力纏鬥、陰謀陽謀外,“惋惜的角色”塑造算是比較好的看點。主要是黃藥師以及襯托他的歐陽鋒。
才從山上下來,世外“仙人”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被馮蘅點化了心思,亂了。盡管如此,他還是不知道“要幹嘛”“要去往何方”的。就像劇中的臨安,是永遠的彼岸。
亂了,就去醫治,而黃藥師的态度是“守”,以退為進、靜态觀察的那種“守”。
這跟歐陽鋒一開始、乃至之後被柴老爺子挫敗後的态度都不一樣。他是闖,以便看見更多,要不然也不會下白駝、出西域、入南朝。跟耽敏那塊不能算“不主動”,隻能說他沒想明白。之後想明白了,不也單刀赴會嗎。
而黃藥師一直在“等”,說白了就是較為被動。
馮蘅說扈千手就是那種大壞蛋,而這種惡的根源是“欲”。站起來的欲望,複仇的欲望,稱霸的欲望,以及做執棋人的欲望。上場時,手上的木偶便說明了一切。一方面點明自己的殘缺,另一方面他也把其他人當傀儡看待。
他看出了黃藥師純的一面,或者說,他利用了這一點。這也是貫穿黃藥師這一單元的終極沖突——電車難題。
一開始,這個沖突是一句玩笑——救自己有點歡喜的姑娘,還是救自己僅一面之緣的好兄弟?
後來,這一沖突重了,決戰時它變成了——救成為衆矢之的的兄弟的女人,還是聽扈千手的話去做他手裡的刀隻為救奄奄一息的馮蘅?
這裡是最諷刺的。無論是歐陽鋒,乃至柴老爺子,前者是自視不敵的兄弟,後者是“罷了罷了”的手下敗将,都站在了情誼、家族面前,盡管他們之前都不承認,甚至有些玩世不恭。而黃藥師還在退,直到那些自己都不敢踩死的蟲子一隻隻都死在了别人的腳下。耽敏如是,歐陽鋒差點,馮蘅險些也如此。
這便是黃藥師的“亂”,或者說不堅決。歐陽鋒原諒了他,覺得他因為心上人猶豫了,那是他不敢跟耽敏說的,乃至不敢自己在心中承認的,黃藥師做到了,他借此也算原諒了自己,自己曾經的遲疑。
但問題是,黃藥師并非隻因馮蘅,還有他這個兄弟掣肘。就像他莫名陷入的武林紛争一樣。
扈千手是有欲望的,所以他試圖操控一切。這很難。
黃藥師是沒啥欲望的,想兩不沾,這也很難。畢竟入了紅塵,又怎能不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