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精神病院主題,外加林默失去嗅覺的噱頭,本來是一個可以很心理驚悚的案子,如何展現精神病院控制病人并進行器官販賣,林默如何在理性與瘋狂之間搖擺不定,加上林默的黑暗過去,應該不難發展成一個好故事,但是精神病院的設置基本廢了,沒有一點驚悚的地方,如何自證自己沒病的情節也是很兒戲的處理,一點精神病院裡詭異危險的氛圍也沒有,當然也可能是尺度受限,裡面除了電擊也沒什麼嚴厲的懲罰了,林默潛入的風險不大,觀看起來就沒有緊張感。另外林默的嗅覺危機,同樣本是一個可以深挖的點,很多偵探作品裡都描寫過偵探某種賴以生存的能力被突然剝奪之後所展現的無助和恐慌,像福爾摩斯在《基本演繹法》裡記憶力受損,林默失去嗅覺對于林默的心理和探案上的打擊基本為零,最後居然沒有在劇情上沒有起到任何關鍵性作用,非常失望。

第二案《東方快車謀殺案》加《獅鬃毛》,我本身非常讨厭像《獅鬃毛》這樣的偵探作品,因為我認為最後靠加一個硬設定來解決探案是一個非常偷懶而且觀看起來非常沒有滿足感的做法,而這一案照福爾摩斯裡的《獅鬃毛》隻能說是有不及而無過之。而這一案的邪教主題,隻能說也是非常的兒戲,沒有給人帶來任何的邪教洗腦的恐怖,省略了過程,隻展示結果,隻讓人覺得非常空洞且故弄玄虛,沒有信服力。

第三案主打的網絡探案和青少年賣淫,KIKO當主角。首先我覺得終于讓KIKO這樣的角色從前作裡的“工具人”角色轉變為一個“偵探”是個非常好的決定,在《唐人街探案2》裡,除了秦風和唐仁之後的所謂的“偵探”就全是工具人,一點探案屬性都沒有,這一案終于讓人氣角色KIKO擔起了大旗飛鏟好。但是同樣,前面的噱頭搞得太大,顯得是個多難的案子一樣,其實非常簡單,警察在這裡面被刻畫得像弱智一樣,這樣沒法凸顯偵探有多厲害,這案裡沒有真的遇到絕境,沒法展示出KIKO有多厲害。

第四案更是好笑,警察連最基本的現場勘查都做不到了,查下犯罪嫌疑人的手機,看看陽台上的釣魚線劃痕,連這些都要業餘的偵探來做真是太可笑了,也在拿觀衆當傻子。

這一季的最大缺點就是沒有硬核推理,好多案子完全都是問出來的,或者導演直接把發生了什麼拍出來告訴大家,沒有證據導向的推理和抽絲剝繭的分析,歸根結底還是最基本的案件邏輯設計得不夠精彩,才需要在其他方面東拼西湊來補,但即使是這樣也彌補不了最本質的推理上的薄弱

第一季吸引人的點,主要在于林默這個角色的複雜身份,一是身為清道夫,法外之人,把案發現場僞裝成自殺的樣子,二是洗心革面之後的偵探,嗅覺靈敏且沉默寡言,還能通靈,給人一種超級英雄般的新鮮感和刺激感,然而這些在第二季完全沒有展開,而是朝着無聊模式一進再進。

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主創團隊的社會表達,劇中充斥着男凝,毫不加遮掩,還要在其中參雜一些自以為是的女性主義表達,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劇中有多個女性角色都是如此的輕浮,動不動就要去勾引男人,或者被男性的性張力所吸引,或是為了實現某個目标,而現實中滿腦子黃色、動不動就抛出外露的性邀請的常常是男性,二這些男的平時幻想的都是遇到一個像本劇裡的美女然後對其伸出橄榄枝。再就是林默的性緣,第一案裡林默最後被一群女性角色圍繞,這就是典型的普男對于一個男性英雄形象的幻想,那就是他性緣一定非常好,身邊一定美女環繞,最好這些女生還都喜歡他。更别提第二案裡面為小女孩父親洗白,第三案裡面KIKO說的“女性主義表達”,更是讓人如芒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