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影版浪浪山小妖怪完全不如劇版:
1.内核完全相反了,劇版之所以感人,是因為豬妖、烏鴉是苦逼,是牛馬,是配角,是nobody,才會讓人有共鳴啊。
2.劇版裡,豬妖是底層苦逼牛馬,才會讓人心生憐憫。而電影裡,豬妖卻成為了離開大王洞大廠後,自己創業了,去當老闆了,然後拉了幾個合夥人,開始了天天給合夥人畫餅,忽悠投資人錢(化緣)的生涯,這還是那個讓人心疼的小豬妖嗎?
3.劇版裡,擦鍋那一段,是底層小豬妖被工頭欺負,被動當成了豬毛刷,才會惹人心疼。而電影裡,豬妖卻成為了卷王,自己主動耗毛刷鍋,有人會去喜歡一個卷王嗎?
4.劇版裡,豬妖去給唐僧四人報信,卻被大聖一棍子“打死”,那一刻,我們對于無足輕重的nobody一詞的共鳴突然到達了巅峰。而電影裡,仿佛豬妖的創業公司最後破産了,要被大廠滅了,然後突然豬妖說:沒事的,我爸爸還留給了我一個億(大招),然後力挽狂瀾,解除危機!呵呵,有人會被其實我的真實身份是富二代而共鳴嗎?
5.劇版裡,最後結局大聖給了豬妖保命毫毛,是因為豬妖給大聖報了信,兩者之間是有接觸的,符合邏輯的。而電影裡,豬妖四人,跟大聖毫無接觸啊,大聖給保命毫毛的邏輯是什麼?
6.另外,劇版裡,烏鴉是烏鴉,是因為它有毛被拔的劇情,還有被殺了後成為熊教頭頭頂頭盔的劇情。而電影裡,蛤蟆、猩猩、黃鼠狼,這三個動物的設定有什麼用,換另外三種動物不是一樣的嗎,他們才是真正的nobody,因為已經完全淪為豬妖的背景闆了。
大電影版《浪浪山小妖怪》完全不如劇版《小妖怪的夏天》: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