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洋之心緩緩的沉入海底,觀衆群中啜泣聲不斷,但更多的,是一種遺憾後的釋然。

...

25年後,《泰坦尼克号》又一次在大陸院線重映,很多像我一樣在千禧年後出生的一代都堅定的選擇去補票,這部電影就是有如此大的魅力。

...

1997年,上帝在前幾年剛剛給電影界帶來過一場奇迹,《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驚情四百年》、《陽光燦爛的日子》……與之相對應的,是1996年和1997年中外電影的疲軟無力,業内急需一部電影來讓市場回暖。于是,《泰坦尼克号》橫空出世,給電影又留下了一座裡程碑。

...

如果僅僅把《泰坦尼克号》看成是一部愛情片,可能就大大的浪費了它的價值。卡梅隆也絕不想自己的電影隻被一個tag緊緊的束縛住,一如《阿凡達》絕不隻是一部科幻片一樣。作為災難片,它有些超越90年代技術水平的場面制作和特效制作;作為故事片,它深入探讨了歐洲舊貴族和美國新興資産階級之間的錢權交易以及循規蹈矩和流浪遠方兩種生活觀之間的沖突;作為僞紀錄片,它盡最大可能還原了20世紀20年代真是的歐美生活風貌以及泰坦尼克号的雄偉氣勢;甚至作為音樂片,它都留下常常被央視引用的配樂以及《我心永恒》這樣的傳世經典。在各種意義上,《泰坦尼克号》都是電影界當之無愧的天花闆之一,它所代表的,是電影工業、電影市場的成熟。

...

作為一部群像片,《泰坦尼克号》刻畫了七十多位人物,在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裡,如此多的人物都被很好的刻畫出來。在快沉默的甲闆上奏樂的樂團,獨自一人待在大廳的總設計師,與船共存亡的船長……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獨立于蘿絲和傑克的主線故事之外,營造出真實感,向觀衆訴說着那次災難的恐怖以及面對災難片迥異的人性。他們不服務于故事但卻服務于電影本身,使電影在愛情和災難以外的方面有了更多讨論的價值。
把視線轉回到兩位主角身上,《泰坦尼克号》的主角相較于其他愛情片的主角,有一個很大的區别。在電影中二人從相愛到生離死别,實際的時間僅僅隻過去了四天,如此短暫的時間也就意味着二人之間的感情是沒有時間基礎這個客觀前提的。如何把一段為期四天的感情拍成生死契闊而不是一夜風流,是公認的難題。(順帶說一嘴,近期上映的《鈴芽之旅》就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卡神的解決方法是拉長了電影的總時長,并且在電影裡塞入了大量男女主的生活瑣事,以模糊觀衆的時間軸。同時将整部電影更改為倒叙,讓百歲的蘿絲講起這個故事,給觀衆制造了長久戀愛的幻覺。巧妙的避開了窮小夥配公主這種《羅馬假日》式電影的弊端,恰恰就是《泰坦尼克号》作為高分愛情片的成功之處。

...

電影的結局固然是一個悲劇,甚至是影史最讓人遺憾的結局之一。但在今年第一次接觸一部名為《四月是你的謊言》的動漫之後,我才真正的明白《泰坦尼克号》結局的耐人尋味。年老的蘿絲睡在床上,鏡頭緩緩的掃過一個個相框,觀衆可以看到,蘿絲成了一位女騎手,實現了和傑克“像男人一樣騎馬”的約定;蘿絲成為了一名飛行員,體會到了當年和傑克站在甲闆外,似乎飛起來的感覺。這裡的蘿絲和《四月是你的謊言》男主有馬公生具有一樣的人物特質:在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後,蘿絲失去了傑克,有馬公生失去了宮園薰。但他們并沒有因此長久的停留在了悲傷中,因為蘿絲和有馬公生的愛人為他們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讓他們學會了怎樣去面對生活。有馬公生重拾對鋼琴的熱愛,并且把對宮園薰的喜歡徹底的融入的琴聲當中;蘿絲修改了自己貴族的姓名,一條條的履行了和傑克在談笑間似乎随意的約定,度過了充實的一生。這樣的結局固然是一個悲劇,但誰又能真正說,這樣的結局是一個悲劇呢?

...

想說的還有很多,想談談蘿絲和《刀鋒》主角拉裡的趨同性;想談談傑克死去以後蘿絲在84年裡的追憶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我愛你,與你無關”的相似性;又想談談為什麼《紅樓夢》、《穆斯林的葬禮》、《泰坦尼克号》、《甜蜜蜜》這一類把愛情寫到極緻的文學作品為何總是會讓愛情的結局以悲劇收場……可惜日不暇給、力有不補,還是等未來再來擴充這篇影評吧。

...

時隔25年,《泰坦尼克号》依然能帶給觀衆震撼和眼淚,這部作品跨越了時空,它感動我們父母那一輩人,現在又把《我心永恒》送進年輕一輩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