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起床去看了萬達的便宜早場。本來不想看,但實在好奇:第一部專門點題“長沙”的院線電影,究竟會拍成什麼樣呢?到底是大型城市宣傳片,還是以将長沙打造得更加“網紅城市”的文藝宣傳?

...

本是抱着很低的預期,認為影片會呈現許多對長沙的刻闆印象(實際也的确不少),甚至在豆瓣給出了不看好的“嘲諷”:

...

的确,以長沙為主要拍攝地,大量取景的電影實在少得可憐。有的話也口碑平平:如《瘋狂外星人》(豆瓣評分6.4),《我們的樣子像極了愛情》(豆瓣評分6.0)。

但最終觀感竟然還不錯,我個人能給到6.5分以上,是可看的。當然優缺點都很明顯,如果看完不喜歡也很正常。一方面他的确隻是一部平庸的商業電影,另一方面它在内地市場裡也的确算是特别的創作。

以下涉及劇透:

...

首先,影片沒有完整的情節線索,而是通過零散地展現五組人物在同一個夜晚裡所發生的情感流動與人生故事,進而在結尾借人物關系串聯其人生軌迹,再借“麗姐大排檔”這一地點将其全都聚集在一起——從而促成一個溫馨美滿的大結局。

這種收束式結構的優點是其擅長展現人物群像,且富有懸疑性地将人物關系與人物人生軌迹巧妙地黏合在一起(如東野奎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但影片的處理略微粗暴刻意了一些,幾組人物間更多的是由意外與原本的血緣關系才聚合到一起,因此結局的形式意義就有些大于實際内容。

而幾組人物裡,麗姐與所經營的麗姐大排檔形成了關系的中心,也成了人物關系聚合的最終場所。更特别的是大排檔具有煙火氣的夜晚日常,以及麗姐這位通曉人情、精明能幹、樂于助人的老闆娘形象奠定了影片人情溫暖的氛圍與主題。

而另外四組人物裡,摩天輪三人組與明顯打醬油的王爍鑫-周冬雨組處于較邊緣的位置。前者主要是提供了外鄉人視角與最後深夜的煙花表演(煙花也是将幾組人物的視角聚合在一起的重要工具),後者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
...

而電影主要叙述的是兩條線,一是夜貓青年景為為(尹昉 飾)與即将北漂的少女何西西(張婧儀 飾)在書店的邂逅與徹夜的結伴夜遊;二是脫口秀演員何岸(張藝興 飾)在脫口秀夢想上的堅持與改變。這兩條線構成了影片最大的主體。

這兩條線我都挺喜歡的。前者主要吸引我的是兩個陌生男女相伴夜遊時的聊天氛圍,導演把這種相互傾訴秘密、若即若離的親密關系與緊張感拍得還不錯,兩人散步過的路線更是讓我倍感熟悉(許多地方都去過無數次)。

而後者最動容的是何岸堅持用長沙話講脫口秀,想要“讓長沙話走向國際”,并且在與父親(羅鋼 飾)争執的過程中找尋自我,最終達到與脫口秀的和解(從尴尬變得好笑,從一味追求技術到開始講述自身的故事),與父母親情的和解。

順帶一提的是,張藝興的确與何岸這個角色很适配,觀影過程中他的個人履曆與角色形象竟在我眼裡達成了重合。演技過關,角色突出,氣質一緻,甚至連“脫口秀”的分寸感也拿捏得很好(第二場脫口秀真的很好笑)。看完電影後我甚至第一次對張藝興産生了極大的好奇,如果之後他有新作我會開始關注。

...

而我認為,上續講到的這些優點,構成了影片非常“現實性”的一面。它還原的的确是較為真實的長沙,也力圖講述出一個城市人與人之間極具溫情,富有煙火氣的一面。在這方面它的确也算成功,讓電影有了至少及格的分數。

但它對長沙生活的刻闆印象又是鮮明存在的,于是這又達成了電影“懸浮”的一面。簡而言之,比起長沙本地人的夜生活,影片更像是外地遊客對于長沙浮光掠影的美好想象。

如在取景上,開頭是對長沙有夜景式的大航拍,以觀感而言太像紀錄片,甚至跳戲到湖南衛視的綜藝開場,而缺乏電影應有的質感,配上張藝興與功夫胖的《湘江水》更像是一出mv。

...

而後續電影主要涉及的地點,如長沙十二時辰書店、湘江一橋、文和友、賀龍體育館的摩天輪、嶽麓山愛晚亭、橘子洲頭、五一廣場、太平街……這些毫無例外都是景點,甚至是近幾年新造出的人工産物。影片在概念上強調煙火氣與人情味,但取景卻缺乏長沙人真實的日常場景,這種沖突上的不可協調充斥在電影裡,因而造成了電影止不住的“懸浮”。

與取景局限同類并行的還有對長沙夜生活的誇大與美化。如摩天輪與湘江邊一排寫字樓的燈光到了夜晚10-11點左右都會關閉,因此當景為為與何西西淩晨夜遊時仍展現出燈火通明的長沙讓我有些出戲;如長沙十二時辰書店去年一段時間内入場都要收門票或者消費,根本不是電影裡那樣較為自由的書香場所;如形容長沙米粉是“長沙人的一天是由米粉開始,再由米粉結束”,但長沙人夜宵幾乎不吃米粉;如麗姐大排檔的選址在藥王街的笨蘿蔔浏陽蒸菜館(大概),而比起現實,電影中的大排檔帶有明顯的烏托邦意味,是人們放松享樂傾訴故事獲得溫暖的象征之地,經過了較強的藝術加工。

影視藝術必然經過加工與修飾,放大與美化。這本是常态,但總覺得電影在城市設定上的改動有些刻意,有些迎合。因此這些細節上的出戲讓我的觀感略有下降,感受到了電影更多“懸浮”的一面,或者說感受到了導演更多的外來者視角。

但整個電影結束,我發現我還是喜歡《長沙夜生活》這部電影的。我本以為我的本地人視角會加劇我的挑剔,會厭煩近幾年愈演愈熱的對長沙的“網紅”宣傳。但結果竟然是,比起來自對單純一部電影的挑剔與批評,我更想鼓勵這樣的創作,更想支持一下帶有長沙元素的當代文化。

畢竟這應該也是頭一次,長沙話大量地出現在影視作品裡——這種當今連長沙人都很少說,老一輩地道的長沙詞彙已大量流失,正在被遺忘的方言——單單這一點就已經覺得難能可貴。

我不知道外地觀衆會怎樣看待《長沙夜生活》這部電影,無論是喜愛或讨厭,無論覺得是不是爛片。但至少我們有了這樣一部與外界溝通的影視作品,對于十幾年前還存在着強烈排他性、天天嘴邊挂着“鄉裡别”的長沙,今天的長沙的确今非昔比,充滿了包容向上的活力。

盡管随着長沙網紅城市的“旅遊熱”,長沙人常常會抱怨“去哪裡都人擠人,吃什麼飯都要排隊”。但對于一個城市而言,這一定是好的趨勢。長沙挺小的,比起同類南方省會真的巴掌大,許多事業的發展都還剛剛起步。但如果要比喻,長沙更像是仍處于成長期的青少年,它還有未來,未來不可控,但也充滿了生機與可能性。

歡迎大家來長沙。也希望未來有更多質量更好的,關于“長沙”的影視作品出現。而至于《長沙夜生活》,如果觀衆們能在影片裡感受到那麼一點點遊走在虛幻與現實間的一絲人情溫暖,那我覺得它就是成功的。歡迎大家去看。

而後續電影主要涉及的地點,如長沙十二時辰書店、湘江一橋、文和友、賀龍體育館的摩天輪、嶽麓山愛晚亭、橘子洲頭、五一廣場、太平街……這些毫無例外都是景點,甚至是近幾年新造出的人工産物。影片在概念上強調煙火氣與人情味,但取景卻缺乏長沙人真實的日常場景,這種沖突上的不可協調充斥在電影裡,因而造成了電影止不住的“懸浮”。

與取景局限同類并行的還有對長沙夜生活的誇大與美化。如摩天輪與湘江邊一排寫字樓的燈光到了夜晚10-11點左右都會關閉,因此當景為為與何西西淩晨夜遊時仍展現出燈火通明的長沙讓我有些出戲;如長沙十二時辰書店去年一段時間内入場都要收門票或者消費,根本不是電影裡那樣較為自由的書香場所;如形容長沙米粉是“長沙人的一天是由米粉開始,再由米粉結束”,但長沙人夜宵幾乎不吃米粉;如麗姐大排檔的選址在藥王街的笨蘿蔔浏陽蒸菜館(大概),而比起現實,電影中的大排檔帶有明顯的烏托邦意味,是人們放松享樂傾訴故事獲得溫暖的象征之地,經過了較強的藝術加工。

影視藝術必然經過加工與修飾,放大與美化。這本是常态,但總覺得電影在城市設定上的改動有些刻意,有些迎合。因此這些細節上的出戲讓我的觀感略有下降,感受到了電影更多“懸浮”的一面,或者說感受到了導演更多的外來者視角。

...
...

但整個電影結束,我發現我還是喜歡《長沙夜生活》這部電影的。我本以為我的本地人視角會加劇我的挑剔,會厭煩近幾年愈演愈熱的對長沙的“網紅”宣傳。但結果竟然是,比起來自對單純一部電影的挑剔與批評,我更想鼓勵這樣的創作,更想支持一下帶有長沙元素的當代文化。

畢竟這應該也是頭一次,長沙話大量地出現在影視作品裡——這種當今連長沙人都很少說,老一輩地道的長沙詞彙已大量流失,正在被遺忘的方言——單單這一點就已經覺得難能可貴。

我不知道外地觀衆會怎樣看待《長沙夜生活》這部電影,無論是喜愛或讨厭,無論覺得是不是爛片。但至少我們有了這樣一部與外界溝通的影視作品,對于十幾年前還存在着強烈排他性、天天嘴邊挂着“鄉裡别”的長沙,今天的長沙的确今非昔比,充滿了包容向上的活力。

盡管随着長沙網紅城市的“旅遊熱”,長沙人常常會抱怨“去哪裡都人擠人,吃什麼飯都要排隊”。但對于一個城市而言,這一定是好的趨勢。長沙挺小的,比起同類南方省會真的巴掌大,許多事業的發展都還剛剛起步。但如果要比喻,長沙更像是仍處于成長期的青少年,它還有未來,未來不可控,但也充滿了生機與可能性。

歡迎大家來長沙。也希望未來有更多質量更好的,關于“長沙”的影視作品出現。而至于《長沙夜生活》,如果觀衆們能在影片裡感受到那麼一點點遊走在虛幻與現實間的一絲人情溫暖,那我覺得它就是成功的。歡迎大家去看。

...
歡迎關注我的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