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很長的叙事風格,偏向回憶錄形式.

看這部電影确實需要的是耐心,因為這電影不像以往的電影一樣會通過劇情節奏逐步讓觀衆帶到一個激發腎上腺素的過程.這電影受衆群體其實很雜。

如果說是小朋友為了鞏固唐詩絕句,那也可以。是熱愛動漫的群體也可以。

但看完這麼長的一部動畫電影确實需要很久的耐心。

也比較适合中年群體受衆。電影中高适生平故事,像極了很多現實裡很多群體的真實寫照。

據說這是追光動畫用了10年打磨的一個關于大唐的故事。

...

電影海報

對于曆史故事叙事類型電影還是對于唐朝這樣一個文化底蘊非常雄厚的時代。

關于唐朝有很多很好的電影例如《妖貓傳》,這是一部有着神話般的一部電影。講述着唐朝朝野那段離奇的故事。在《長安三萬裡》這部電影裡卻沒有神話元素。

有的是講述着唐朝時候家喻戶曉幾位詩人的生平事迹,叙事主線通過第三人稱視角講述着李白的一生。李白這位詩人留給後世的印象或者是美稱是:詩仙。

電影裡這個李白倒是沒有“仙”的成分,有的是李白灑脫的性格和不羁的個性。

催化李白這樣性格的元素是酒,酒幾乎貫穿了整部電影從頭到尾的粘合劑,李白一人喝酒,李白和高适喝酒,李白和三五好友也在喝酒。

故事中的李白在喝酒後總是詩性大發,道出一句句名留青史的絕句。尤其是電影刻畫出《将近酒》那段長詩,畫面色彩絢爛之處真的是美輪美奂。應該是整部影片電影特效畫面最美的一段。李白這個人在電影裡飄逸灑脫的一生,其實是多現實裡的人們另外一個理想的樣子。

也有寫實的那部分就是李白入贅成為贅婿時候他内心的糾結和無奈,其實就代表着那個社會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平衡,這種社會偏見即使到了現在社會也依然存在,也有在一些相對教育制度比較落後的中國部分小城鎮也依然存在。回到唐朝在哪個封建制度相對森嚴的君主制度時期,往往是不被待見的一種形勢。整個電影叙述比較長幾乎是大唐近50年的光景時間軸。到李白後期,他那不羁的性格和随性的人生到了安史之亂,也許他想到年輕時候想過的要有報複,報效國家大丈夫的豪邁,于是選擇了投靠當時政變的“永王”,結局是差點受了牢獄之災,好在高适找了郭子儀替他進行求情最終沒有在牢獄之中度過自己晚年,可見在這件事李白其實是一個生活在自己特有的那種比較随性的個人世界中,沒有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周圍環境的變化,病急亂投醫的選擇。但他不羁的一生以及嗜酒如命的人生裡,最終自己還是活在自己的詩裡,也死在了自己的詩裡,這就是大唐詩仙李白的一生。

電影中的第二主角高适,在這個人物上其實特别寫實,也比較貼近現實生活裡的一個角色,

很多觀衆應該會從這個角色中找到一些身影。例如:年輕時候的義無反顧的宏大夢想,到達長安之後紙醉金迷的鬧市氣息那種與之格格不入的自卑感。

在今天中國這種情景像極了一個年輕的有着一生抱負寒門大學生好不容易通過寒窗苦讀這條路從大學畢業了走到一個大城市,想着有一番作為時候,但各種碰壁,被不斷地受挫最終逃離大城市,電影中的高适來到長安後幾經折騰也依然沒有實現自己的仕途之路,于是去了揚州找好友李白,一看李白在揚州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還整天潇灑自如,揮金如土過得逍遙自在,高适那分鐘的自卑感簡直不要爆棚才有的兩人對立情緒。

像極了大都市裡那些依靠自己特有的關系,香車美女從來不缺的纨绔子弟,别人要很努力才得到的東西然而别人是生來就有。最終高适還是離開了揚州回到了自己田園依然要為了仕途而努力,去到邊關走自己的路。

這也像極了之前很多網絡媒體出過的一篇文章《逃離北上廣》。

最終那些離開了北上廣有抱負的年輕人,在家鄉沒有工作,容不下靈魂,在城市沒有靈魂.

在電影裡高适有一種堅毅的品質就是不肯放棄一直堅持的動力,他回到田園後不斷的精進自己,就改了自己的口遲這樣的缺點。

其實,在電影裡高适也是一個極度自律的人在年過40的樣子時候和李白一同進行相撲博弈,李白成了一身贅肉頂着一個啤酒肚油膩中年大叔,而高适還是一身的腱子肉,從這點看高适四個有自我要求,容易遵守規則的人。在他遠赴邊關的時間裡也算是慢慢找到了自己,一腔熱血抱負不一定是以上陣殺敵才是英雄事迹,能夠輔助一個大将評定天下那也是一種理想抱負。後來他就去了軍營裡當個輔佐。一晃也是10年時間。

在年近半百之時他依舊是控油抱負潦倒的一生,而後依舊在安史之亂看過一片片山河破碎,依然披甲上馬最後也讓自己實現了仕途的功名。

在晚年他和書童的那般對話中說:長安一直在,是詩還在!也許人們會記不得長安單一定會記得和長安有關的詩。

同屬黃鶴樓也幾經破碎,但和黃河樓有關的詩卻沒有消失。

幾次于李白受邀高适都如是赴約,卻不然李白很多時候都在酒醉之間想到的好友,等到高适到了卻不以為然,沒有認真對待。

這點在高适這個恪守規矩的人身上形成鮮明對比。

不好的去看他們兩人究竟誰的人生更精彩,如果論自由論人生豐富程度,大家公認的依然是李白,畢竟那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另外一個自己。

而高适更像是普通人自我奮鬥的人生履曆,有抱負而無門路的無奈、過于重情重義的嚴謹,按部就班的老實這些其實都是很多人特有的一些本質。

附一首 這部影片 畫面極好的詩

《将近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馔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谑。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