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别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如果人一生的修行之境有三層,王國維先生曾明論第一境界是“立”,獨上高樓,憑欄遠望,得見山長水闊,可曾解悟人生幾何,尋知何為自我歸途;佛法中普世的道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乃人生第一境界,對世間萬物,懵懂固執于其表象的真;又或換言之,人生的第一境界可釋為“見自己”。

在這條修行之路,東方青蒼和小蘭花幾乎是齊頭并進的,當東方青蒼走過求解“情是負累”的真僞之路,淺嘗其滋味交織錯落後,敢于直面自身,毅然接受七情甘苦,坦然面對前塵寥落,釋然放下内心傷痛,期待未至的和煦,他已登臨第一重境界。

小蘭花也在這條路上踉踉前行,執着于對自我原形的追尋,對自我定位的社會認同。而這一模糊求解的過程,又自然而然的推動了,東方青蒼登入第二重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或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守”。

七情樹剛剛枯木逢生,東方青蒼就像蹒跚學步的嬰童,對于“情”的體悟不過浮光掠影,理所當然的認為“七情”應當是簡單而确切的,小蘭花的一句“你我之間并無情義”,過往種種歸于茫然,當“情”不再限于心中的定義,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東方青蒼迫切需要一個機緣,劈開迷惘。

完備的七情是凡人與生俱來、得天獨厚的優勢,雲夢澤篇是那麼及時妥帖,對七情的求索,對天地的知解,終還是要回到那個繁雜紛亂的俗世才可見真章,唯先墜入凡塵,才有超脫凡塵。

...

當東方員外和侍女小蘭花不得不暫時擺脫“神”的身份地位權力,以蜉蝣之姿走過困于凡世的命途,渺滄海之一粟,見天地之廣袤,悟七情之繁義,卻更堅定了,我愛你的那顆真心,不慕盛名,不悔癡纏,不懼重阻,越關山,跨鴻海,不遠萬裡,隻争朝夕。

小蘭花自戕,是她走過人生第二境界最好的證明,哪怕被最愛的人欺瞞,也想盡理由說服自己,哪怕被最愛的人“虐棄”,也毫無怨言選擇相信,垂危之際向死而行,孤注一擲用承影劍自戕,是甘願罔顧性命換愛人平安的不悔不渝。

...
...
...
...

對于東方青蒼而言最大的幸運,是于一人處,見衆生。如“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正是因為上天對一顆小草的眷顧,才有了人間的生意盎然;因為愛一人,才懂什麼是心懷蒼生;因為和一人有了宿命糾葛,才得以與宇宙萬物相融;因為體味過七情八苦,才知如何憐憫衆生皆苦。

東方青蒼和小蘭花攜手走過水雲天,蒼鹽海,雲夢澤,知玄虛之境十萬将士有家難回的苦,覺獵戶婦孺虔心為親人放燈祈福的悲,曉忘川殘缺冤魂不能安息的痛,悟凡人如蝼蟻般薄命的窘困多舛,明三界消弭仇怨平息戰亂的樸實奢望,“見天地”後的東方青蒼與小蘭花終得見衆生之相。

重生後的小蘭花甘心情願以犧牲自我為代價替東方青蒼應劫,承擔護佑蒼生的使命,東方青蒼也恰恰毫不違心地選擇了,為“神女息芸”逆天改命,為渡一人,甘願自渡,因渡一人,我可得自渡,救你,亦救我,更救芸芸蒼生,至上神力與象征慈悲與大愛的琉璃火已燃起不朽之勢。

整部劇的立意也由此一躍而上——父子之親,兄弟之義,朋友之誼,男女之情,對族民的責任和對蒼生的悲憫,不因對比而卑劣,不因任何得失而分輕重,不因形勢而被迫選擇或舍棄,“愛蒼生,也愛一人”,超越固化的邊界,在天地乾坤,合一而盛。

...

幾番周折,迂回輾轉,東方青蒼已在不經意間發覺“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情是什麼,答案已豁然開朗,世間至情唯愛可解,“萬般皆是命,唯有愛不是”,愛不是負累,愛可以超越族别、立場的邊界,跨越生死的局限,是破除命定僵局的法寶,愛讓高傲者低頭,讓膽怯者勇敢,讓枯木逢春,讓懸崖變平地,“唯有真愛能化解一切,點燃希望之歌”。

東方青蒼與小蘭花在各自經曆過與愛人的生死之别後修得人生第三境:“見過應該見的,失去了注定要失去的”,浴火重生,涅槃凱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鉛華褪盡,返璞歸真,我知心中所求,亦知須做何取舍,而我對你的愛,依舊熱烈純粹,遠赴荊棘而來,願随苦海而去,輪回不渝,永恒至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