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創的1011篇 劇荒期,可真傷悲。
持續幾個月的劇荒期裡,偶爾到周五,會有點期待。
因為網飛總是喜歡周五擡出新劇新電影,不管好與不好,至少周末就有消遣了。
網飛重頭韓劇,一次性放出12集。
薛景求 X 金喜愛
這個配置,看了預告,剪輯出的高光時刻,是有期待的:
承諾要把這裡變成天堂的人,親手把這裡變成地獄。我想知道,我們國家被暗殺的總統會是一個還是兩個?拜托可以給我颠覆世界的時間嗎?隻要一個月。你到底打算走到哪一步?比你多一步。跟我一起,下地獄吧。
網飛重頭新韓劇——
《政治旋風》
隔壁一直屬于敢想敢拍,所以拍起陰謀陽謀,黑暗腐敗,沒有心慈手軟的。
畢竟,人家的影視劇創作,是真的推動過現實的改革,比如《熔爐》《素媛》等等。
這部劇主打的韓國總理薛景求(代理總統)和副總理金喜愛之間激烈的沖突和權力鬥争,他們各自受自己的信念和目标驅動,走向認定的道路。

我本以為,我可以興高采烈,刷完全集,然後文思泉湧,激情寫作幾千字進行安利。
但事實上,我二倍速隻看了2集,就開始産生疑惑不解。
是的,你們沒看錯,就看了2集,還是2倍速。
PS:這個譯名真的有些難評,emmm,你會發現和這部劇給我的觀感,很類似。
我還産生了自我懷疑——因為我最近的心态,不适合太沉重的題材?所以影響了判斷?
于是我又認認真真多看了2集。
按照常理,應該節奏緊張,反轉不停,沒法倍速。
但實際上,我的真實感受,就是還可以。
花裡胡哨的形式,流暢成熟的套路,堆砌而成,為了推進而推進。
比如,台詞總要話裡有話,明喻暗喻比喻,真的很符合觀衆們的刻闆印象:大家能想象到的政客交鋒的話術對決,應該就是如此。
比如,助聽器的梗。
不管怎麼在形式上努力,本質上還是老生常談的套路。
比如,當我看到古代後宮酷刑上演的時候,emmm:
2024了,水打濕布呼吸不了,把人送走的這個方法,真的真的查不出來嗎?
就算是真的,也太難平了。
等了半天的大招,就這?

雖然轉折很多,但沒有非看不可,熬夜都要追完的沖動。
起承轉合權謀争鬥,都有點簡單,太平了。
如果說這還是鋪墊,我隻能說1/6的時長,還沒開始抓住觀衆,如果是常規一周更新2集,一部分觀衆已經離場了。
1/3 篇幅還沒有特别高光的時刻,真的大局已定。
刺激不刺激,緊張不緊張,燒腦不燒腦,這絕對是因人而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标準,我的評價體系是建立在我曾經的閱片追劇量上,橫向縱向的比較。
簡而言之,我看過同題材,甚至類似故事框架裡,更好看的作品。

論戲劇沖突,《輔佐官》比它有張力。
那種高能反轉帶來的沖擊感,臨場感,讓人忍不住追更,共情,被沖擊,後勁很足。
五年過去了,至少這一部看過去,就是平平淡淡,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實話說也沒驚喜,更多的是邏輯bug和不合常理。
論好演員飙戲的暢快淋漓,
《首爾之春》《南山的部長們》更加突出,劇本更會用好這些好演員。
大咖雲集,影帝影後紮堆,也未必能拯救本身故事的平淡。
好演員可以為作品錦上添花,但是無法雪中送碳。
沒有什麼内心戲的空間,基本所有的場景,就是為了推進故事線,推進兩方的博弈。
主人公那種孤注一擲的人設,韓式煽情該上的價值,我都沒法産生共情和理解。
至少我始終在戲外旁觀。
論一部劇給予的新知,比如讓人能瞬間get外國的競選體系。
那我建議韓國還是看五共吧。
當然上述《輔佐官》《首爾之春》《南山的部長們》也可。
這一部從曆史轉為商業作品的精彩度和藝術性,也屬于一般常規發揮。
後期我無聊的時候,應該會快速刷完這部劇,驗證一下,後續是否如我的預判。
目前,我隻能給一個完成成熟流暢作品的及格分,但是這個配置,真的太可惜了。
這部劇整體就和名字《政治旋風》一樣,清楚明了知道這部劇想表達什麼;
但就是直給,全是意料之中,再多的情節,再多的上價值,也僅此而已。
意料之外的都在情理之外。
即使如此,這部也是我近期可能會追完的新韓劇了,看了群衆的評價,也是一直認為是近期最佳,甚至可能是不少人心中今年最好看的韓劇。
劇荒期,可真傷悲。
講述韓國政界的韓劇《輔佐官》兩季:
韓影《南山的部長們》
作者:年讀120+本書,兩大視頻網站入駐作者。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台50w+,用愛發電。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
願意寫深度思考劇評+書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百家号/頭條/讀書賬号@芸淡風傾愛讀書,影視劇評賬号@芸淡風傾。
公衆号/豆瓣@芸淡風傾,微博@芸淡風傾_紫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