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院裡走出來,我和老馮都默不作聲,盡管是兩個大老爺們,但能深刻體會到或是曾體會到内心的掙紮與彷徨。我和老馮是學院裡僅有的兩位單身漢男老師,一把年紀一直沉浸于學術研究中,耽誤了婚姻大事。我們很理解主人公郭小魯,也許和我們生活中的某一片段很像。片子中有一片刻,我對身邊的老馮說:“郭小魯和蘇淩芳從小到大,從來就不是一路人。”
我這次影評很簡單,依舊是流水賬,想表達的也許是“兩個人走到一起,是一路人,是多麼重要;兩個人如果是一路人,能不能走到一起,也不那麼重要”。如果扯歪了,那就讓我扯歪吧。
片子的編劇是王朔,王朔是我比較喜歡的作家,我盡管文學博士背景,但不做小說研究,小說隻是閑暇閱讀的愛好,說的不對的地方,不噴我就行。這部片子讓我想起了他曾經寫過的《我是你爸爸》,郭小魯如果和蘇淩芳結了婚,郭小魯的中年也許活得和馬林差不多,我非常笃定地覺得,郭小魯在公交車裡,聞着一群腋臭的人們,也會躲閃,并且匆匆下車。
郭小魯的父母和蘇淩芳父母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郭母是看不起蘇家的,因為蘇父是做無機的;同樣,蘇母也是看不起郭家的,因為他們是上海人,還留過洋。那一刻,你會發現,郭小魯和蘇淩芳生活在不同的原生家庭中,盡管父輩都是科學家,但并不是一路人。直到後來,蘇淩芳被六姑接走,兩人的成長環境發生了徹底的扭轉。直到在北京相遇的時候,郭小魯還是那個郭小魯,蘇淩芳卻已經不是那個蘇淩芳了。
關于郭小魯的導師丁學農,從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導師的影子,對學術有謙卑的态度,對學生要求嚴厲,視學生如自己的孩子。戲中丁老師去世那一幕,我其實沒太忍住。我也曾擔心過自己學術上沒有導師的監督,會懈怠、會放松、會走歪路,事實上,我也已經把導師當作自己的父親。片中,丁萌萌和郭小魯算是一路人,都師從康妮卡特,都學醫。但最終他們并沒有真正意義走到一起。我最最受不了的是,在病榻前,丁萌萌感覺到自己即将離去的時候,在郭小魯去買糖之前,突然說了一句:“我愛你”。我設身處地地想了想,我如果是郭小魯,我會哭成什麼樣,絕對會哭暈過去。
丁萌萌去世之後,其實郭小魯很痛苦的,因為他心裡有了兩個女人。他面對挫折之後其實就是在用世俗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情感,選擇離開捷克,也不回到中國。我也深刻體會到,在他心中:“丁萌萌肉體上死了,她精神還活着;蘇淩芳雖然活着,但精神上死了。”為什麼說他世俗,因為他覺得他無力再把心思,花在下一個女人身上了吧。得不到,那就算了吧。科研都做不完,哪有心思,再進入另一個人的心裡及她的世界。
片中有一句話,其實是借用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内容:“父母是擋在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我們終究會長大,不老的頂多是肉體,内心還是不斷會強大的。我們總有一天會直接面對死神。今年上半年,我經曆了人生灰暗的一遭後,我面前盡管還有一堵牆,但我知道我自己,已經不懼怕死神了。
關于感情,郭小魯對蘇淩芳其實很用力的,就像丁萌萌一樣用力。當兩個人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雞同鴨講,講的對方聽不懂,對方講的也聽不懂,其實也沒那麼痛苦。至少郭小魯阻攔了蘇淩芳别去赴宴,也商量好别喝酒、九點前回家;蘇淩芳看似不經意地問晚上郭小魯什麼時候回來的時候,郭小魯慫着說也會九點前回來,這應該就是愛情最真實的模樣。一個讓着另一個,貌似從來不講誰付出、誰對錯。後來蘇淩芳沒遵守諾言,喝了酒、11點回,郭小魯也沒說啥,蘇淩芳酒醒的時候,問了一句:“你晚上去哪了?”就已經證明,蘇淩芳還是關心郭小魯的。好吧,我這個想法,未免舔狗了些。
他們從來沒有約束對方,盡管愛着,哪怕對方變成了“醬香型白酒”,不再是過去的模樣。一個心裡隻有科研,一個心裡隻有錢錢錢。說真的,蘇淩芳沒嫌棄郭小魯已經不錯了。看我這文章的人絕對覺得我說反了,其實真沒說反。你們眼裡,大明星、演藝圈難道不比科學家、學術圈香嗎?郭小魯看似獨善其身到最後,其實真正最痛苦的人,就是他。
我有時候會想,我挺羨慕像蘇淩芳那樣“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态的,渾渾噩噩挺好,不會憂慮很多事情。我看此電影很難受在于,我活得很擰巴,和郭小魯那麼擰巴。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太相似了。我深刻能體會到郭小魯内心的壓抑,他的世界隻有情感和科研,多麼單純的人啊,和這種人結婚豈不幸福死。
可是這種人,在當下社會,是不是基本上都死了?不是自己把自己憋死的,是被王青偉那樣的僞君子逼死的,被這個可悲的世界和萬物所謂的規律逼死的。《不老奇事》其實名字很不錯,我不像别的影評人那樣抨擊這個片名,大家想想,全片中,唯一不變的人,就是郭小魯,我說的不是肉體,是郭小魯的一切。
我想了又想,當我踩足油門,開向蘇淩芳的時候,那時候,我已經死了,不會像電影裡那樣醒過來了。嗯,我知道,醒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