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播出次日,風評已經從兩極分化變成一邊倒了,後續的演化趨勢也可以料想得到。這種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是最後一次,早在京吹三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一次。結合自身觀察我将其歸納為兩個現象。

現象一:兩極分化到一邊倒
此種現象發生在争議劇情剛剛播出的時候,大家看完以後各抒己見,好壞自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出于不吐不快的原因,不滿方總是聲音比較大,他們的聲量開始初步蓋過滿意方,此時尚有讨論的餘地。
進入下一個階段後,up主等意見領袖和抽象梗圖開始傳播(多為負面評價),負面抽象評價天然的強傳播性,迅速在公域和私域擴大,蓋過了讨論的聲音,在這種環境下的新觀衆,自然而然對劇集的觀感就不好了。
在這個趨勢下,最終階段就是滿意方觀衆的空間被擠壓到無限小,大部分人噤聲,若有人出頭說話,便被集體取笑攻擊為小醜。至此滑坡完成,大家給作品扣一個爛作的帽子蓋棺定論。

現象二:不讨論劇情,讨論編劇和公司
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陰謀論大行其道。一部分觀衆,劇情的問題不讨論,出了劇情變動先攻擊制作組和公司運營,大罵編劇和資本。鑒定為平時簡中互聯網“唉美國唉資本”的風氣渲染下鬧的。
對于劇情的讨論更應該回歸劇情本事不是嗎?整天揣摩制作組的辦公室政鬥無聊至極了,更淺了說,從戲劇解構解釋不合理之處我都覺得有點出戲,更别提直接說公司就是想純賺錢賣票炒谷之類的,或許不排除确實有這個因素在,但是談論這些東西實屬無趣。

mujica剛剛過半,後期仍有巨大空間,即使是平穩包餃子,也不失為一部佳作,非“神作”即“爛完了”不可取。每周穩定的有樂呵看,好玩的二創層出不窮,那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