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期待阈值非常低,沒想到遠超我的想象。在我看來,這一季樂隊在風格和實力上是超過第一季的,以及很多樂隊都具有極其鮮明的氣質。(我永遠愛第一季,沒有什麼能超過它)。對于綜藝來說,其實是成功的。總而言之,是有趣又還算真誠的節目。
下面是對有話想說的樂隊的一些感受(抛開場外因素)
野孩子:老藝術家們,有自己的堅守,有一種獨特的出世的氣質。我愛《黃河謠》和《竹枝詞》
joyside:最近進行的考古比較多,多寫點。
邊遠是一個藝術家人格的天生的浪漫主義者。他是那種無論在多少人的場合能随時把自己抽離出來的那種人。看了他的一些微博和一篇報道,他很虛無,他覺得搖滾樂過時就過時了,任何有時代性的東西都會過時。他不喜歡别人叫他老師。他說我不浪漫,一切都是你們的幻想。我不懂音樂,我寫的都是兒歌。好像一切都不重要。“他一直在用一種我們不可能的方式活着”。
關铮,對不起貝勒太帥了我先場外一下()其實倒不是說真的長得有多精緻,但那種打鼓時候發絲飛揚的明媚的感覺,還有那種永遠年輕的精神面貌,這是搖滾樂手很吸引人的地方。為樂迷和主辦方争取合照的權利,在音樂節上把自己的盒飯給别人。給要飯的老奶奶錢,善良的人。“結了婚,有了孩子,仍然在現場跳水,可能到老了,還是這個狀态。”就像劉虹位說的。(還是場外了,算了我放棄了)
劉昊,看過一些演出repo,據說是很熱情對樂迷和真誠的人。
劉虹位,看過報道後覺得他癫還挺合理的,不過現在真的不考慮看下心理醫生嗎……
最後一期的采訪,pd問他們以後還會吵架嗎。他們說:“吵啊,但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我們這群人就這樣。”确實,他們這幫玩搖滾的就這樣,吵吵鬧鬧,分分合合。(貝勒快回來吧!)
重塑雕像的權利:剛開始有點輕微的不适,覺得什麼提高樂夏的level有點太傲慢了吧。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哥你說的對……
他們整個樂隊的審美氣質極其強烈且具有感染性,是那種你可能不感興趣這種風格但依然會被他們感染到,是一支真的有态度在做東西的樂隊。
我雖然對英文歌完全不感興趣,但有機會去他們的現場我一定會去。
另,我非常喜歡華東的那句“如果這算一種勝利的話,那麼這不是重塑的勝利,而是小衆音樂的勝利”。
後海大鲨魚:别的沒什麼好說的。但我很喜歡《心要野》這首歌以及這次的表演,能感受老牌搖滾樂隊的那種激情。且不理解為什麼會被刷下去。
HAYA樂團:我個人很喜歡塔娜那種遊牧民族姑娘的氣質,以及他們理想世界和複活賽唱的兩首歌。
五條人:他們在解構音樂。看似喜劇人實際上是對這個舞台一種戲谑的反抗。他們什麼都明白,明白節目組拿他們當猴耍,但估計人家覺得逗大家一樂,也沒什麼所謂的。真想讓馬東閉嘴。
等問題出現我再告訴你。
仁科有天生的人格魅力和舞台吸引力。
馬賽克:夏穎性格太好了,他是那種真的特别積極的人。其實我以前不太相信有這種人。
卓越說:”夏老師,我希望他保持天性”。
他們是很明顯的幾個人之間能碰撞出火花的樂隊,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法茲:看過現場,他們真的很棒。法茲的音樂有一種宗教感,劉鵬非常非常感性,其實我很喜歡這類人,我享受沉迷于巨大的情感之下的感覺。以及被刷下去,我很遺憾。
大波浪:其實挺諷刺的,李劍的一輩子現在看起來像個笑話。完全能理解他為什麼會得雙相以及一些迷惑行為。李劍的性格太偏執太極端了。“他想要把一切愛的都留住”,不知道他經曆了什麼,但我理解這種病态的心理。别的不想說了,唉,當時真的以為以後也能這樣。
超級斬:不聽核,但酸很有元氣和感染力。
福祿壽:和我審美高度契合的音樂,有一種悲憫感。法制咖也不談什麼惋惜了,祝DOUDOU越來越好吧。
這一季的樂隊,老實講大多數都不是我感興趣的音樂,但樂隊這種形式,這幫人,實在是太有魅力。樂隊不光是歌好聽與否,樂手的人格魅力和樂隊獨一無二的氣質,這些和音樂在一起,是渾然一體的,是其他任何形式都做不到的東西。可能因為我有社交障礙吧,這種人和人之間的這種糾葛,男男女女,情仇愛恨别離,對我有天然的吸引力。這無關三觀,我也不想扯樂手道德這些,隻是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糾纏本身就非常漂亮以及有意思。
現在看來,好多樂隊屬實是“夏天限定”了。人嘛,分分合合,雖然無奈,但總得往前看。
總之,“别忘了搖滾樂”。
(節目組,或者說馬東和張亞東,你們的有些言論不尊重人,這不是開不開玩笑的問題,傲慢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