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電影院看的。準确來說是昨天到今天淩晨。
怎麼說,就抱着一種去電影院看一部不是很差的片子的心态。全場隻有我一個人,被蚊子咬的很慘。看完還因為前台沒人沒找到下樓的地方亂轉悠。
這電影雖然之前了解了一下簡介寫的是六個獨立的故事,但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努力尋找他們之間的聯系。但最後結果證明,六個故事完全沒有聯系,非要說有什麼聯系,那就是它們可以确定都發生在阿根廷。
看電影感覺蠻奇怪的,還沒有很能接受南美人的長相。
稍微去遲了個一兩分鐘吧,沒看到第一個故事的最開頭。
其實怎麼說,回想一下的話,六個故事的長短,是逐漸延長的,這樣的安排更容易讓人忽略完全獨立的故事帶來的空洞感,仍然停留在電影的故事性裡,處理的也不錯,沒什麼非得批判的。
電影前段給人最大的感受是,對聲畫同步近乎執着的追求,甚至給人一種太刻意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還有影院的音效裝置放大了這一點的原因。但總的來說,聲畫同步的空間立體感很強。

說回電影的主題,我覺得是對人性抛去理智後的惡意的探讨,或者說直接點,是對人性本惡的探讨,不用抛去理智,甚至理智是惡意的加碼。

第一個故事的主角,說他沒有理智吧,他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傷害過他或者其實不算傷害過他的人坐在了同一架飛機上,最後墜機的地點還正好是父母的家,選在了他們在草坪上喝茶看報的時間,不偏不倚,很缜密的一網打盡的謀殺;說他有理智吧,他的所有錯誤邏輯錯誤的形成了閉環,他困在了自己對世界的惡意裡。

第二個故事廚娘因為服務員的話,就會替服務員下老鼠藥甚至直接拔刀刺殺,如果說下藥是替服務員,那刺殺呢,那連捅數刀呢。惡意的激發不需要什麼理由,甚至不需要看起來正确的理由,但需要借口,随便什麼借口。

第三個故事真的很好笑,從一開始就處處流露着無端的惡意。毫無緣由的别車。其實感覺我鈍感力還是太強了,破車開出去又倒回來的時候,我以為是來幫新車的。這兩人真的好笑,将人在情緒控制下加以權衡又收斂不住的惡意表現的淋漓盡緻。新車開出去要走了,又開回來撞人的時候,後面的結局就都是他自找的。放不下惡意,也放不過自己。

第四個故事的結局就好很多了。但是鏡頭騙不了人,男主角流露出的惡意明晃晃的,很明顯地能看出來,他要炸掉什麼了。他也算是計劃的很周密的那種,沒有沖動,隻有報複。這個看起來是生活中一件件的糟心事,尤其是萬惡的拖車公司,激發了他的惡意。台詞有說他是精密計算過的,沒有傷到人。但是真的是精密計算過的嗎?他行使這一切的時候,除了爆炸,還有想别的嗎?我覺得結合整部影片,包括導演緻力于塑造的,他的暴戾來看,這裡的沒有人受傷是意外事件,而不是他真正考慮進去的出發點。但是他陰差陽錯的稱了為民除害的英雄。純粹的惡意也會被粉飾,甚至于自己也忘了自己的出發點是多麼邪惡。

第五個故事就,很經典的人在利益面前互相扯皮叫價。尤其當園丁從背後出現說我坐兩年牢才和他拿一樣的錢的時候,當檢察官問出什麼一百萬的時候。人性的貪婪和醜惡都暴露出來了。最後,幾個人商量的有來有回,但園丁被害人家屬直接敲死了。其實這個結局,我覺得在提醒我們,兒子的逃逸,父母的選擇包庇以及找替罪羊,律師的坐地起價,園丁的加價,檢察官的打點費,父親的不接受,母親的再談談,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精細打算,沒有人想過被害人。被害人隻出現在,父親用來談判的激将語言中。

第六個故事占了很大的篇幅,也是最有起伏的一個。羅米看起來不過像是一個胡亂發瘋的新娘,但其實他的每一步都包含着深厚的惡意,想要讓新浪崩潰,想要置第三者于死地。這一切其實在她崩潰大哭的時候,在她吻上酒店服務員之前,就在她腦海裡醞釀好了。看起來羅米中間有理智回籠的崩潰,但其實兩人一直在博弈。所以最後看似是開放結局,但其實我更傾向于新郎最後用桌子上那把刀,殺了新娘。

總之看下來就是,人性本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