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讨論小美人魚的童話,我記得我小時候看到的結局并不是小美人魚化為泡沫,而是由泡沫升上天空,變成了擁有永恒靈魂的精靈。她沒有得到王子的真愛之吻,卻在王子婚禮上親吻公主新娘的額頭給予祝福,因此天空精靈說,比起被愛,去愛更加偉大。

想到澹台燼,他的一生也是從無愛開始,漸漸期待被愛,最終學會去愛的過程,是一條從地獄(魔域/深海)到人間再升維到天空(成神/永恒靈魂)的成長道路。

我一直很疑惑澹台燼從”執念被愛“到”頓悟去愛“的節點,後來和劇粉讨論突然領悟到,仙門任務裡幫助婆婆了卻心願應該算一個節點。夢妖那裡因為夢中母愛而萌發情絲,開始了真正的自我意識,去尋求被愛;而在老婆婆這裡,澹台燼也是因為無私的母愛,頓悟到何為如願,何為”為他人而活“, 煉化南枝,破執念、見逍遙。直到修複護心麟,澹台燼悟道”我就是我“,他的自我意識已經完美成熟,從小我進化到大我,因此有成神的迹象。

“為他人而活”在當今似乎是一個非常不讨喜的觀念。當代人都信奉“愛自己”,“為自己而活”。自己是什麼呢?一個人是沒有“自己”的,自我産生于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一個人,當他看到景物時,才知道自己眼睛的存在,不是沒有眼睛就沒有外物,而是沒有外物就沒有眼睛。同理,隻有與他人建立聯系,才有自我的産生。而當我們要認識自己時,首先需要的是一面鏡子,沒有鏡子,自我就是虛無。

一開始沒有情絲的ai學燼,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但他有着動物的本能,他需要活着,活着是他産生認識自我的第一個動力。他選擇了蕭凜作為自己的鏡子,蕭凜的最大特征是被愛,因此澹台燼對自我的認知也是“被愛”。但鏡子的反射從來是機械的,隻有表面沒有内裡。學笑、學讀書、學愛女人,澹台燼這時候的自我就是對蕭凜的copy,卻并沒有得到蕭凜的待遇,可以說他也意識到自我構建的失敗。穿越葉夕霧的出現讓這個崩塌的自我出現了轉機,澹台燼的鏡子從蕭凜轉向了葉夕霧,他從葉夕霧與自己的關系中重新對自我進行構建:她愛我,所以我存在,她不愛我,我也就失去了一切的意義。大家都清楚,愛恨交織、身負拯救蒼生使命的神女給澹台燼的愛情是什麼樣的,泔水愛情的結果就是澹台燼陷入了巨大的迷惑,一會兒甜蜜、一會兒背叛,無緣無故的愛、莫名其妙的恨。澹台燼的小我被肯定、再被否定、再被哄回來,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隻能越來越迷惑,也越來越變态。當他最終失去了葉夕霧這面鏡子,他不知道他是怎樣的人了,弱水撈魂500年,與其說是在尋找葉夕霧,不如說澹台燼在尋找丢失了的自我,弱水也可以被視為一面鏡子,他在裡面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葉夕霧,是自己的執念。

仙門任務中,澹台燼得到了破鏡斷念的機緣,就是領悟到了“為他人而活”,不再執念于他人對我的反射,而是從客體進化為主體,以自我來反饋他人。這标志了澹台燼自我人格的誕生、主體的誕生。隻有擁有了主體,才不會患得患失,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他人的反應之上。面對初魔時,正是他強大的存在感壓倒了初魔的虛無感,取得了三魔器的控制權。存在與虛無,神與魔,自我經過不斷的破碎、重建、摧毀、再來,才能升上天空,成為永恒的靈魂。

寫到這裡,我有吐槽不得不說,小美人魚被當成愛情童話,長月燼明被當成虐戀情深,都是在被降格和杜撰,迪斯尼動畫片裡居然有女巫喬裝成新娘公主害小人魚的情節,還有各種小人魚複仇殺公主王子的同人……這與安徒生睿智悲憫的格局相差何止萬裡。最美的愛情就是不問結果的去愛、去犧牲、去祝福,而不是锱铢必較的被愛才爽。長月燼明的結局和小人魚的結局一樣,都是對何為愛、何為自我的诠釋,講的是人的成長和愛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