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陳凱歌再也拍不出《霸王别姬》這樣的電影了。

不是陳凱歌江郎才盡,而是《霸王别姬》影響甚遠。它是首部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榈大獎的中國影片,至今還排在豆瓣評分榜榜首,可見這部影片的成就。

電影橫跨中國幾十年曆史,将人性和國粹京劇、生活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讓觀衆從電影中感悟人生。

影片涉及到的每個人物都很有代表性,其中,讓我記憶尤深的唯有程蝶衣、段小樓、菊仙和小賴子四人。

...

01 程蝶衣:太過執着,人戲不分,不瘋魔不成活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171分鐘講述了程蝶衣起起落落的一生。

師傅說人就要自己成全自己,但程蝶衣太過執着,執着于活成虞姬,執着于師哥,一生都不肯與生活、時代妥協,這樣的他,正如師哥說的,成了瘋子,入了魔。

少年時的程蝶衣一直入不了角色,他不懂,他一介男兒,怎能說自己是女嬌娥呢?所以每次唱戲,就算師傅再打他,他都不改台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直到,一個機會,張公公身邊的紅人來選角,一直護着他的師哥哭着拿煙鬥戳進他嘴裡,他徹底妥協,唱道:“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從此,他轉變了心理,越發女性化,将自己完全變成了戲裡的虞姬,把一直幫助他的師哥當成了霸王項羽,虞姬和霸王,應該是要在一起的。

...

再加上聽了師傅說的從一而終,他越發執着。他說,要跟師哥唱一輩子戲,少一分鐘都不是一輩子。

可惜,虞姬是真虞姬,但霸王卻是假霸王。

陷入戲裡、人戲不分、太過執着認真的程蝶衣,最終用送給霸王的那把劍,自刎倒于師哥懷裡。他活成了虞姬,也活出了和虞姬一樣的結果。

可悲,又可敬!悲的是他的執着,敬的,也是他的執着。

...

02 段小樓:帶着霸王面具的假英雄,現實中的平凡人

陳凱歌曾經這樣評價段小樓:“演戲得瘋魔,沒錯。但活着也瘋魔,咱在這凡人堆裡怎麼活?”

段小樓的故事,是一個背叛的故事,先是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後來又背叛自己的妻子,背叛了程蝶衣。

看影片時,我氣憤不已,但是轉念一想,這才是真正的段小樓,這才是最貼近平凡人的人。

...

少年時他義膽俠腸,但後來在風俗生活中逐漸被社會和時間所消磨,他隻是把戲當成了謀生的手段,在時代面前,在生死面前,他隻能想起自己。

他也曾有夢想,也曾有欲望,也曾少年輕狂,也曾美好如初,可曆經生活磨練,他終究活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段小樓這樣的男人,恐怕才是最真實的男人。平凡不是他的罪過,我們所有人,恐怕也都是段小樓。

...

03 菊仙:隐藏于劇中的另一個真虞姬

除了程蝶衣,來自勾欄院的妓女菊仙,敢愛敢恨,忠于愛情,英勇果斷,她是隐藏于劇中的另一個虞姬。

可惜她選錯了人,妓院裡段小樓的幫忙解圍,讓她定下這個男人,為了他,她淨身出妓院,光着腳跑到戲園子裡。

後來他們結婚,她處處擔心段小樓,他被日本人抓走,她不顧蝶衣敵對,馬上求蝶衣幫忙;師傅打他時,她護着;他唱戲被人鬧場時,她沖進去唯恐他人傷了他;他被四人幫綁着遊行批鬥時,她也沖進去保護着他……


...

可惜,為了活命,為了免受批鬥,段小樓當面抛棄了菊仙,承認不曾愛過她。

菊仙心死,斯人心不在,她穿上當初的紅嫁衣,上吊自殺。

曆史中的虞姬,常随霸王出征,七年間無論征戰何處,皆随其左右,不怕颠沛流離,隻為霸王開心,霸王落敗,虞姬拿劍自刎,忠于愛情,大義凜然。

菊仙不正是如此嗎?

...

04 小賴子:不吃苦,又如何成角

小賴子的戲份其實并不多,但我還是對他記上了心。

小賴子不愛吃苦,但也有一個成角的夢,少時他逃離戲班,看着戲台上的角,哭着說:“這得挨多少次打呀?”

他最愛糖葫蘆,糖葫蘆是甜的,這也再次說明小賴子不想吃苦。

小賴子說,他已經挨打成習慣了,看着師傅的态度就能知道打得狠不狠。他與程蝶衣回去後,看着一院子被打的半死的夥伴,直接上吊自殺了。

不吃苦,又怎麼能成角?不吃苦,又怎麼會成功呢?

小賴子也代表了這社會上的一部分人,隻想坐享其成,不想有任何付出,電影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

...

結語

俗語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部影片恰恰相反,婊子有情,戲子有義,有情有義的人愛上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平凡人,終究被現實打敗。

正應了原著裡的話:“終是霸王别了姬,棄了江山亦負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生活本身就是一出大戲,戲中不要像程蝶衣一樣太過執着,不要像菊仙一樣完全交付他人;戲外也不要像段小樓一樣太過現實,不要像小賴子一樣白日做夢。

這就是《霸王别姬》,這就是假霸王真凡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