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能夠每年雷打不動的推出一部劇場版動畫,而且票房永遠賣座的,隻有三部動畫。它們都是被稱為“國民級動畫”的存在,多少年來始終作為日漫人氣常青樹而屹立不倒,分别是《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和《寶可夢》。

這一部《寶可夢劇場版:可可》是系列的第23作,于2020年聖誕節在日本上映,國内将于2021年教師節當天上映,改名為《寶可夢:皮卡丘和可可的冒險》。

...
不站C位的小智和皮神

其實這個标題還有點欺詐性,畢竟皮卡丘在這部電影裡挺醬油的,但是沒辦法,誰讓皮卡丘這三個字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有誰不愛這隻黃皮電老鼠呢?(戰術後仰:什麼叫國際巨星啊?)況且,别說皮卡丘了,甚至就連小智在這部劇場版裡的存在感都不高。

可以這麼說,這是寶可夢動畫自有劇場版以來,“超級真新人”小智開天辟地頭一回不再是劇場版的主角。就像電影标題一樣,這部電影的主角毫無疑問是可可和薩戮德這對跨越種族的“父與子”。

電影講述了一片廣袤的叢林裡,在巨大神樹附近居住着一群被稱為“森林之血”的寶可夢部族——薩戮德,它們繼承叢林守護神時拉比的意志,守護神樹領域,不讓其他人和寶可夢接近神樹和能治愈傷病的治愈泉水。

有一天,一隻無父無母的薩戮德發現了一個人類的嬰兒被遺棄在叢林裡,它被這特殊的羁絆所吸引,決定照料這個可愛的人類嬰兒,但因為有悖族規,它隻能離開神樹的領域獨自撫養這個嬰兒。星移鬥轉,這個嬰兒很快長大了,他的名字叫可可,他的生活很簡單,每天就是和“爸爸”薩戮德一起在叢林裡迅疾攀爬穿梭,吃樹果、喝山泉,和叢林裡其他的寶可夢玩耍,壓根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個人類。

...
四位主角的相會

直到有一天,一所研究治愈之泉力量的科技公司悍然闖入到叢林裡,可可也和小智偶遇,他知道了自己是人類的身份和關于父母的身世之謎,和小智成為夥伴,薩戮德也破除了其他寶可夢不能擅入禁域的族規,所有寶可夢一起共享叢林才是時拉比的意願,最終,可可、小智和寶可夢一起守護神樹和叢林,戰勝了操縱戰鬥機甲的邪惡博士,在那以後,叢林重新恢複了和平,小智和可可也踏上了各自了旅途,故事就此結束。

很顯然,光是聽這劇情簡介,你都能看到超級多其他電影的影子。

電影中途,夏多直接看樂了,這故事不就是《奇幻森林》+《人猿泰山》+《幽靈公主》+《阿凡達》等電影元素組成的究極縫合怪嗎??你可以設定老套,但不能這麼明目張膽地模仿吧?

讓我們對比下——

...
造型完全一緻

人類嬰兒可可在叢林裡被薩戮德發現,然後撫養成人,他學會了和寶可夢對話,成天像薩戮德(動作原型類似大猩猩)一樣在叢林裡飛蕩攀爬,逍遙自在——《奇幻森林》裡,毛克利被遺棄在叢林裡,然後被狼群發現撫養成人,學會了各種動物對話。《人猿泰山》裡,嬰兒時期的泰山在非洲叢林裡被猩猩部族發現,長大以後,泰山是動作也像猩猩一樣靈活,可以自由在山林裡飛蕩攀爬。

...
泡水完全一緻

這座叢林被叢林之神時拉比守護着,叢林深處有一片治愈的泉水,可以治愈萬物的傷病。薩戮德擁有可以讓叢林植物快速生長的力量——《幽靈公主》裡,山林被山獸神守護着,山獸神擁有可以讓植物生靈枯萎和生長的力量,森林裡的泉水可以療傷救死,而白狼神和幽靈公主珊守護着這片禁地,不讓人類擅入,就像薩戮德守護治愈之泉一樣,不讓外族進入。

...
原始人大戰機甲完全一緻

再然後則是《阿凡達》,這個相似度就更是高到爆表了——捷德博士駕駛巨大裝甲機器人,破壞神樹,叢林裡的寶可夢集體反攻的畫面,簡直和《阿凡達》最後納威族為了守護神樹,和人類決戰的鏡頭如出一轍。隻是《可可》裡的戰争規模小多了,反派顯得尤其弱雞,我怎麼都想不明白,博士不過就是單兵作戰,成百上千的寶可夢集體撲上去放些大招,這個機甲豈不是瞬間涼涼嗎?居然還能負隅頑抗那麼久,薩戮德一族是不是有點菜了?

雖然不是為了看戰鬥場面而來,但這部劇場版裡的寶可夢戰鬥力設定挺不合理的,作為20年資深寶可夢粉絲的我,看慣了以前劇場版裡神獸上天入地的神仙打架,再看這部劇場版的菜雞互啄真是有點不習慣,這麼笨重的機器人居然都要打半天,以前動畫片裡皮神一招秒一隻火箭隊造的機器人不費勁。顯然,這部電影裡的皮神再次遭到史詩級削弱,作為敏捷型選手連一招蟲絲都躲不開,而小智屈居為配角後,出門冒險居然連别的寶可夢都不帶了,你剛收服的快龍耿鬼路卡利歐大蔥鴨哪去了?

當然,我也明白,《寶可夢》在日本的定位就是子供向動畫,大部分受衆都是小朋友,所以不必在劇情細節上太過較真,情節上的簡單直白,套用那些經典電影的套路,也是為了方便小朋友們對于劇情的理解和情感的代入,因為有時候,最簡單的就是最有效的。

但電影最後的催淚時刻,居然也有抄《海賊王》的名段落之嫌,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

...

電影最後一幕,是終于在平息了一切混亂後,可可看着小智獨自旅行的身影,也想要出去闖蕩一番,連接寶可夢和人的關系。于是他和薩戮德說了自己要離開叢林出外冒險的心意,薩戮德把他罵了一頓,說可可自己一個人在外肯定無法照料好自己的,但最終可可還是堅持自我地離開了。後來,可可發現薩戮德其實是刀子嘴,豆腐心,雖然嘴上不讓他出遠門,卻替可可在行囊裡放了樹果,父與子的關愛之情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升華。

...

海賊迷看到這一段劇情,很難不想到喬巴加入草帽海賊團的那一段催淚劇情。當喬巴和朵麗兒醫生說自己要離開磁鼓王國,與路飛他們一起出海冒險時,醫生把它大罵了一頓,說它這麼膽小在外面的世界肯定會遇到很多挫折,無法照顧好自己的,但喬巴還是在月圓之夜和路飛他們一起勇敢地駕着雪橇離開出海了。到了船上,喬巴才發現朵麗兒醫生已經提前替它收拾好了行囊,真正的關愛之情,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如果說隻有一點别的作品的影子,那還可以用巧合解釋,但這部《寶可夢劇場版:可可》融合了那麼多别的電影的架構和細節,我隻能認為編劇是真的很偷懶了。

偷懶的地方除了劇情的模仿外,還有很多敷衍的設定和一思考你就會發笑的細節。

...
捷德博士

生境公司一出場,就标榜着要打造一個人和寶可夢和諧共處的世界……我一聽可就樂了,在各種電影裡,但凡一開始喊着那麼高大上理念的科技公司,多半都是動機不純、充滿野心的壞公司。果不其然,捷德博士的黑化簡直跟教科書一樣标準,真是7歲小朋友都能猜得到的劇情展開。

另外,這家公司十多年來的研究到底在研究什麼東西,我也不是很清楚。十年前,可可的父母就給捷德博士看過了神樹的照片,說薩戮德族群在保護那棵神樹,而捷德博士這十年來居然找不到這棵神樹的位置?拜托,那棵樹大得方圓十公裡外都能看見,你丫都研究出反重力摩托了,出動一架無人機在叢林上空兜幾圈找棵樹也花不了多久吧?我相當懷疑這十年博士光在摸魚劃水騙經費了,妥妥的科研蛀蟲啊!

...

電影中段,可可拯救煙花筒裡的列陣兵的時候,我百思不得其解……誰能和我解釋一下,這四肢短小的列陣兵,究竟是怎麼掉進這麼高的筒子裡的??

...

博士駕駛的戰鬥機甲,背上居然有個控制裝置,隻要破壞了就能把機器人停下來…………誰能再和我解釋一下,為什麼這種戰鬥機器人要把弱點暴露在外部?這個設計是不是有點大聰明的氣息了?

...

最後,我想這部電影再次坐實了“小智沒有爸爸”的都市傳說,因為在電影結局,小智看到薩戮德和可可的父子之情,深表感動,然後就給媽媽挂視頻電話去了……喂,正常人難道不應該感同身受地先想到自己的爸爸嗎?所以小智那個從未出場的父親到底是誰,我想直到寶可夢動畫要完結時,這個困擾大家多年的未解之謎才能解開吧?!

電影已經聊完,再來稍微聊聊寶可夢動畫系列未來的趨勢吧。

自從寶可夢進入《劍/盾》的第八世代以後,寶可夢公司似乎有意打造一個更廣闊的寶可夢生态圈和世界觀,讓寶可夢的世界變得像活生生的真實世界,而不再像從前一樣,隻把焦點集中在小智的冒險上。

看看《劍/盾》之後推出的幾部動畫作品吧——《寶可夢 旅途》TV動畫,盡管“一球超人”小豪并不讨喜,但這也是動畫系列第一次出現了和小智地位齊平的雙男主角色。《寶可夢劇場版:可可》,從标題開始,貫穿開頭和結尾的主角都是可可,而非小智,甚至你把小智的戲份都去掉,換一種方式隻描述可可的冒險,劇情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至于《寶可夢 破曉之翼》這部短篇系列動畫,小智更是連出場都沒有,卻因為描述了一個豐富、多元化的寶可夢世界而獲得了一緻的好評。

...
破曉之翼,這個名字代表着什麼呢?

在這其中,我能感覺到Pokemon Company将來布局的方向,重點是寶可夢,而非某個角色。

在我眼中,《可可》雖然不是一部上佳的電影,卻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因為它讓我們熟悉的小智變得邊緣化,這個舉動必然會讓很多情懷黨不滿,但卻可以打破陳舊慣例,為寶可夢世界增添更多新的可能性。

試着想一下,如果不圍繞着小智帶着孩子氣的冒險之旅展開,将來是不是就可以拍一些更加成人化、具備深度的寶可夢電影呢?對這樣的可能性,我個人是很期待的。

畢竟,當年許多看着寶可夢動畫的孩子們已經長大了,如果這個系列無法跟着成長,寶可夢将會是很多人關于童年的遙遠回憶,永遠隻會是孩子們喜歡的寶可夢,而不能成為所有人的寶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