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ca為什麼這麼整體體驗這麼雜亂?這部動畫到底想講什麼?下面是我一些粗淺的看法
1.假面、商業化與音樂救贖的沖突
動畫以假面為核心意象,既指向角色隐藏真實自我的生存狀态,似乎也隐喻流量時代下藝術與商業的割裂。祥子組建的Ave Mujica是一支商業樂隊,成員以人偶般的表演迎合大衆粉絲們,但内在矛盾逐漸暴露。for example,喵夢追求流量人氣反饋,祥子堅持音樂性優先,若葉睦因身份壓力分裂出第二人格,初華的私生女身份則牽扯出家族陰謀。
在我看來,母雞卡試圖突破傳統少女樂隊題材的同好會的框架,直面商業邏輯對藝術的侵蝕,并通過音樂作為紐帶重新凝聚成員
立意是好的,那為什麼大衆的觀影體驗如此之差呢?
我覺得很大的一點就是商業元素的引入導緻劇情重心偏移,樂隊所謂的情緒價值取代了音樂共鳴,并且成員動機被降格為個人私欲(如祥子大小姐過家家式的玩樂隊、初華為了祥子組樂隊等等….),而不是通過音樂完成救贖。
2.角色塑造的失衡
豐川祥子作為組建樂隊的核心人物,她以背負他人命運自居,可是樂隊在她眼裡卻跟過家家一般任性胡鬧,而最終的樂隊從分裂到重組的過程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财閥身份解決危機,她的整體成長軌迹總結為“家道中落—強行挽尊—依賴家族背景”。她試圖通過商業樂隊實現音樂理想,卻在成員關系處理上顯得冷漠,跟能夠說出台詞我除了Mujica一無所有這種偏執形象大相徑庭。
若葉睦雙重人格設定更是搞笑了,因藝人後代身份的壓力,她分裂出第二人格Mortis,最搞笑的導緻樂隊解散的是因為Mortis“不會彈吉他”,在後續劇情又與大家突兀的和解,所以這個人格設定出來的意義何在呢?我理解企劃想通過雙重人格來深化角色心理提升整部動畫的思想維度,但是礙于篇幅和編劇未深入探讨心理根源,反而淪為獵奇設定。
三角初華的身份解謎好像一個奇異搞笑新本格謎面,作為豐川家族的私生女,三角初華和初音的身份錯位天然具備新本格叙詭所需的矛盾性,這種身份分裂像是謎面中的雙關陷阱例如謎題中妹妹的視角實為初音假扮,而“外甥女祥子”的認知混亂則成為邏輯盲點
3. 叙事上無意義的爆點堆砌和邏輯斷裂
mujica作為mygo的續作試圖複刻前作的風格,但是過度的追求沖突而淡化樂隊以及音樂讓整體叙事節奏失控。比如樂隊問題解決靠的是财閥,ep7春日影生硬的插入反而還破壞了愛音原有的角色弧光,愛音被冷暴力處理,這就是你們詩超絆的羁絆嗎
ave mujica 總結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知道第幾次的看完了高木最終劇場版,人總是要向前看的,但我始終不想接受從初中開始陪伴我的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就此完結,高木同學從第一季的日常輕喜劇一直轉變到明确定位為純愛動畫的過程,我真的太愛這個制作組了,可以說西片與高木這部分的愛戀 ...
佐賀偶像——跨越時代的真心
“franchouchou是為了跨越時代,彼此相互支撐,實現心願而存在的,隻要敞開心扉,她們就一定會幫助你” ———巽幸太郎 開篇女主源櫻出門即被卡車創死,三分鐘内完成出道即退場的黑色幽默,瞬間擊碎對傳統偶像番的預期。僵屍的不死屬 ...
淺談eva世界系的構成
“世界系”也被叫作“後福音戰士症候群”,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有《星之聲》、《伊裡野的天空、UFO的夏天》 。它們常常為人說道的特征是收世界的問題縮小化為自我意識的問題 “世界末日” 在八十年代的動畫片裡被頻繁地描寫成冷戰下的最終戰 ...
靈魂的共鳴
白富野複活三部曲的第一部,預期并沒有太高不過整體觀影體驗卻極佳。前期富野老毛病很明顯,跳躍的劇情、電波的對話、各種複雜的定義,在前幾集看的略顯艱難,但是當接受了這些設定後,就如當年看g複國一樣,浩瀚的世界觀以及各種硬核科幻的設定紛至 ...
導演構思太巧妙了,這簡直就是寄給元白cp的一封情書
導演想讓我們看的是少男少女互相拯救但最終遺憾沒有在一起的苦情故事,但我隻看到了一個戀愛腦舔狗男主和一個唐氏斷章取義大女子主義的女主男主說害怕以後如果遇到過不去的時候,後悔自己的選擇,後悔遇到女主,女主破防了與男主分手元稹曾寫過,“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