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論主題之前,我想先讨論兩個意象——車行、GPS和門。

車行和GPS的意義絕非是一種普通soulmate travel或者soulmate matching,亦或是AI循規蹈矩下的愛情。它更像是一種「空」,這裡的空不是空無一物,也不是毫無意義,而是等待被賦予意義。在David完成他的绮夢之旅歸來後,他賦予車行soulmate matching的意義,車行非常喜歡這個詞,這就是「空」。那是車行牽起了這段姻緣嗎?不,是「緣」,他們的相遇并不是在同一個車行租了同一款車,而是他們要去參加同一個婚禮,或者說更早在他們出生之時已經定下了這份「緣」。如此看來,車行和GPS的每一次引領都是給予深入交流一個正當理由,就像「我總要點什麼理由才能去看他」一樣。所以,它們更像是一份「空」,在完成了引領之後,賦予新的意義,無論褒貶。


那門又扮演什麼角色呢?門的特性是遮蔽,是隐藏,是封鎖,那意象似乎就浮出水面了。門是心魂的遮蔽,心靈的封鎖,而推開一扇門就是心的敞開。片中非常有意思的一段是Sarah在推開博物館的門之前她嘗試了一番,推不開,而在她做足準備面對的時候,門被推開了。因為在Sarah心中,她即将展現的是自己心中最脆弱,隐藏最深的秘密,這不是能夠輕易能夠向他者展現的,第一次的推不開也許是因為她心中仍然有個「該不該展現」的念頭。


那帶着如此的意象再去看整部電影就明晰很多了。電影的故事是老套的,但裡面富含哲思。


1.他人即地獄

這句話非常且極其适配Sarah。電影中Sarah不斷的重複她會傷害到别人,她也在擔心别人會傷害到她,因此她在每一段感情裡都選擇出軌去逃避。同時,Sarah形容「喜歡」用的是「你值得我去冒險」,冒險本就是頂着風險或危險,Sarah清楚的意識到建立一段關系是危險的,即使也許她要承擔掉眼淚的風險,即使她要承受被抛棄被不在意的風險,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去愛,去追求愛,這不是在說愛的無與倫比和偉大,這是因為愛讓人完整。人是孤獨的,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缺失的另一半。


2.敞開是愛的前提

愛和喜歡混淆的最嚴重,但有一樣東西和愛是互即互入的,那就是敞開,敞開為愛所獨具,愛又因敞開而确立。所謂推心置腹,所謂互訴衷腸,就是在一次次毫無保留地向對方敞開。绮夢之旅在服務站以始,也以服務站為終,他們是否真的一次又一次地推開那扇門已經不重要了,那些門是否又真實存在也不重要了,哪怕他們在服務站坐了一整天也毫無關系。因為能夠确立的是,他們之間心魂的鎖被撬開,他們之間心魂的遮蔽也已然消散,他們的靈魂在空中擁吻,他們之間做到了敞開。同樣地,愛不是異性才有的期待,是人在衆生中有的期盼。愛不是愛情獨有的,也不是異性之間獨有的,在影片的最後,Sarah面對自己的母親,David面對兒時的自己,David面對自己的父親都做到了敞開。


看完電影不禁想問,現代愛情有多少是像這樣的愛情,以敞開去敲碎遮蔽,兩人之間,無論性别,以了解為步驟,一步步的走向對方的心靈的。如果敞開的隻是肉體和欲望,心靈仍然壁壘森嚴,那無非隻是一場不涉及金錢,你情我願的交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