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以抗美援朝為背景,73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為了整個戰争局勢,我軍第9軍團開展一次包圍戰,為了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打敗,志願軍冒着嚴寒忍着饑餓,翻山越嶺,打亂敵人機械化武裝,扭轉戰争局面的故事,通過該影片再現戰争的宏大與殘酷,具有愛國主義教育價值。

《長津湖》的主色調采用灰黃色。這種低飽和度的灰黃色,有助于營造恐怖的戰争氛圍,在亂石灘開戰之前,敵軍沒有投下炸彈的時候,天空呈現藍色,到了戰鬥打響後,場景中就很少見到藍色,基本上是灰黃色。在接近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中,導演通過特寫持槍瞄準前方、嚴防死守戰位的志願軍被凍成一尊尊冰雕的鏡頭,給了觀衆帶來極度的震撼,那一片蒼茫的白色久久萦繞心頭,展現戰争的殘酷。影片中還大量全景鏡頭展現場面的宏大,九團司令員講話時全景鏡頭展現了場面宏大與志願軍的嚴陣以待,無數個志願軍戰士義無反顧的走進戰場,無數個家庭“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因為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隻有祖國強大,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影片無時無刻不在調動觀衆的愛國之情,正如影片中的梅生所說“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後代要打”每每聽到這句話是,内心愛國主義之情油然而生。影片結尾雷爹哼着家鄉的《沂蒙山小調》更是讓觀衆禁不住眼淚熱淚盈眶

作為商業類型的電影,長津湖生動的展現了戰争的殘酷與宏大,影片也借助志願軍在異國他鄉的作戰經曆以及戰争的正義性實質,來間接展現“以戰止戰”“反戰”的主義,同時具愛國主義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