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鐘120擊 (2017)8.32017 / 法國 / 劇情 同性 / 羅賓·坎皮略 / 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 阿諾德·瓦盧瓦一首關乎愛、疾病、死亡與抗争的交響曲

影片的背景設定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巴黎,那是一個被艾滋病陰影籠罩的時代。全世界範圍内,因艾滋病而死亡的病患數量達到了驚人的500多萬,而且感染人數仍在飛速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巴黎的一個抗艾組織挺身而出,他們通過集體行動,喚醒大衆對患病群體的關心,并迫使政府和醫藥公司正視問題。這是一個為艾滋病患者發聲的組織,他們不求治愈,但求人們能給予這些病患更多的關愛與尊重。

...

而90年代比較流行的house music,這種音樂的拍數正好是每分鐘120次。我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靈感是否脫胎于這種音樂,但是這種音樂風格它自身強烈的節奏感和緊張的氛圍,是可以完美體現了影片中同性戀群體在艾滋病危機中的生存狀态和抗争精神的。每分鐘120次的心跳,既是lgbt群體面對困境時的緊張與焦慮,也是他們堅定抗争、追求尊嚴與生命的節奏。

電影的叙事方式極具詩意,無論是蹦迪時燈光裡的塵埃,還是遊行時粉色的啦啦穗飄揚,都給人一種甯和的悲壯感。而影片中對死亡的描繪,更是令人震撼。當塞納河水被染成暗紅色的警示,當逝者骨灰如複仇的煙火灑向敵人的盛宴,這一切并非僅僅是同志情感的探索,而是一部揭示邊緣群體力量的街頭政治巨作。

...

《每分鐘120擊》不僅揭示了艾滋病患者的困境,也展示了同性戀群體在社會邊緣的抗争和自我認同的覺醒。影片中的每一個沖突、每一次抗争,都是對社會的偏見和不公的挑戰。而影片的成功,也離不開其出色的演員陣容和精湛的導演技巧。這部電影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高達99%,這足以證明其受到的廣泛贊譽。

這部電影給我的震撼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隻能說《每分鐘120擊》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部曆史的見證,一部時代的呐喊。在艾滋病無法得到有效根治的時代,在死亡驅逐着鮮活生命的恐怖下,艾滋病人的心跳仿佛每分鐘都在加速,為了生存,為了尊嚴,他們不得不以更快的節奏、更堅定的态度去抗争。他們的每一次心跳,都是對不公命運的反抗,對生命的熱愛與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