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再談起這部電影。回憶起來還是頗有感觸的。我為什麼喜歡看這部評分不高,評價說與第一部相差甚遠的電影呢?因為這部電影,有很多關于心理層面的東西。
電影的女主角是一個擁有超能力的小女孩,她的性格敏感脆弱。在她6歲的時候,她跟爸媽坐在一輛車裡面,媽媽負責開車。當時這個敏感的小女孩,因為聽到了環境中一些吵架的聲音,她覺得很煩,于是乎她叫了一聲安靜。這個時候她不小心動用了她的超能力,讓她媽媽短暫失去了意識,因此車發生了車禍。車禍導緻她媽媽死了,他爸重傷。
他爸知道了女兒有這種奇怪的能力後,他覺得女兒是個怪物。他爸爸跟一個男人說,你把這個女孩領走吧,她就是一個怪物。這個男人後來把小女孩培養成X戰警的人,小女孩的導師。
導師了解小女孩是個敏感脆弱的人,他害怕小女孩爸爸對她的這種立場,讓小女孩知道會傷害到她,于是乎導師擅自删改了小女孩的記憶,讓小女孩相信她父母已經在車禍中身亡。
小女孩慢慢長大,在一次X戰警的任務裡面,她意外吸收了一些外在力量,超能力變得更強大了。而這種強大力量,也使她感知到她爸爸還沒有死這個事實。女孩試圖回去找爸爸,期待與他重逢。可是,重逢之後的劇情發生了180度反轉。女孩知道了真相,真相就是,她唯一的親人,她的爸爸,其實隻是一個害怕她遺棄她的人而已。知道了真相之後,女孩因為記憶被删改,被壓抑多年的憤怒終于爆發了。她覺得自己是不被世界理解的,孤獨的。于是乎她選擇與她的戰友為敵,還不小心殺了其中一個戰友,其中一個X戰警。女孩的這股強大的力量還被壞人利用,把它變成了一個壞人。
最後女孩的導師,堅持了用愛與溝通,讓女孩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不是孤獨的。最後女孩放棄了成為壞人,把保護導師和戰友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标,變回了好人。雖然女孩最後還是跟壞人同歸于盡,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她的心是跟戰友和導師連在一起的。她再也不是小時候那個孤獨的,不被理解的小女孩。
電影裡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一段女孩的導師跟女孩的對話。因為女孩是一個天生敏感度脆弱的人,她不相信任何人,也不喜歡與其他人交流,在車禍之後更甚。那時候導師是用這個方法打開女孩的心的。導師遞給小女孩一支筆,他說This is a pen, a gift(禮物/天賦). You can use it to draw a beautiful painting,or you can use it to hurt somebody. But it still a pen, a gift. 導師用一支筆,比喻小女孩擁有的這個超能力是一個天賦,她可以把這個能力作為傷害别人的工具,也可以讓這個能力變成作拯救世界的技能。小女孩就是因為這番話,加入了X戰警的隊伍,跟她的隊友一起,承接各種拯救世界的任務。小女孩小時候因為自己的能力經常感到困惑,内疚,自責,她覺得自己這個超能力是個病,因為它總是傷害到自己身邊的人,甚至間接讓她的父母死亡。在進入X戰警培訓學校的門前,她問了導師一句,我在這裡可以治好我的病嗎?導師的回答讓我很感動,他說,不行,因為你根本沒有病。
電影裡面還有一場戲對于我來說印象比較深刻的,這是導師第2次用愛來感化女主角的一場戲。女主角的力量被一個邪惡的人所利用,即将變成壞人。這個時候,女主角用了一種最傷自尊的方式對待她的導師。導師是一個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殘疾人,女主角用她的超能力把導師的輪椅移開,讓導師拖着那殘缺的雙腿,一步一步的走上樓梯,站到她面前。即使受了這麼大的屈辱,導師仍然相信女主角的善良,仍然堅持用他愛的方式去跟女主角溝通,讓女主角感覺到善良的力量,把這一份天賦用在正義的地方。這種溝通方式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尤其這位導師還曾經親眼目睹,女主角的戰友用同樣的方式勸導女主角放下憤怒,可是被女主角瞬間殺死的這一幕。導師對女主角堅定的信任,最終讓女主角感受到了愛和理解,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結局。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小孩,願你們的小孩,都能夠跟電影女主角一樣,遇到你們生命中的那個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