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指涉暫且不論,目前沒有被提及的基督教暗喻,按照影片的時間線羅列如下(其中必定有一些是我強行附會):

1. 複生日/Resurrection Day & 複生會/Vendetta
港島酒店爆炸案後,因腦震蕩而短暫失憶的嫌疑人潘乘風,竟是前港警EOD拆彈專家,由此牽扯出的線索指向了已經在香港制造多起爆炸案的複生會——自稱奉行無政府主義的恐怖組織。
如果說複生會(Vendetta,來自羅馬書,Romans 12:19
“Vengeance is mine, I will repay, says the Lord”
主曰:伸冤在我,我必報應)還堪稱暧昧的話,那麼被精心挑選、決意在這一天給予港島緻命一擊的複生日(除宗教含義之外,Resurrection幾乎沒有其他釋義),指向已然十分明顯。

另外,Resurrection與Rebirth在概念上略有區别,神學家對此尚有争論,但普遍共識是:複生不是簡單的靈與肉再合一,而是煥然重生為一個新的生命。

2. 七日創世/7 Days Ago
酒店爆炸案發生,到潘乘風蘇醒,之間間隔七天——這一行字出現在字幕上,然而因為大跨度的時間與事件跳躍,很容易被忽略——潘乘風從醫院驚險出逃,聯系舊友董卓文,回憶身為EOD雇員的自己為何落魄至此的種種前情,同時抽絲剝繭複生會的謎團……幾乎一刻不停,以至于潘乘風與龐玲兩兩相對互訴衷腸是觀衆難得的喘息機會。
原來真相是為了替餘情未了的前男友贖罪(atonement),以期日後能向法官求情,龐玲在七天前擅自做了一個決定——她給了潘乘風一個機會,為他創造了一個新世界,是天堂還是地獄,隻在他一念之間。

3. 審判/Last Judgement
潘乘風與董卓文激烈争吵,失控時不斷重複“公道”;
在警司面前龐玲向董卓文坦白,自己是為了在上庭時能向法官求情才行非常之事;
Lee Sir情急之下口不擇言;
……
反複提及審判,對法庭的敬畏籠罩在所有正面人物的頭頂。甚至更進一步,可以說,從潘乘風終于恢複了記憶開始,電影後半部分就是對末日審判的現代演繹:
Maverick讀《水浒》,描繪的末世景象“天火焚城,洪水滅世”,直接來自《啟示錄》;
潘乘風與龐玲執手相看淚眼,“我已分不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你信我你就是警察,你不信我……”
“下輩子你要記得我……”

最值得一提的是潘乘風舍身炸青馬大橋時的鏡頭語言:
落入馬灣時雙臂平展,面帶微笑——是crucifixion的姿勢;
與此同時海面升騰起巨浪與蘑菇雲,與此同時背景聲中銅管愈響——是末日審判中垂虹鳴笛而天父至的景象。

4. 紅酒
結尾閃回潘龐二人初遇,雖然隽永,收稍也利落漂亮,但在已然完整的劇情後續上一段感情戲,乍看十分突兀。
但如果将此處的紅酒放在神學語境下(耶稣複活後顯示的第一個神迹,即将水變為酒John 2:1),似乎就能自圓其說:潘乘風已然完成了自己的Resurrection與Last Judgement,現在受過往折磨的,變成了依然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