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開始,就是強烈的孤獨感。主人公西奧多是最容易孤獨的那種人,他善良較真,感情細膩,看重責任和承諾,甚至無法做到短暫地欺騙自己,和别人進行一時歡愉。
他并不是刻闆印象裡的宅男,他可以很容易和第一次見面的女人調情。他有很好的朋友,有自己的社交。但他的朋友是同樣對生活充滿困惑的人,沒幫助解決過他的實際問題,隻是陪伴着。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跟他相似的這樣一部分。

西奧多是一個幫别人寫信的人,這個工作本身就像人工智能。就像我們現在常做的那樣,跟ChatGPT說:給我三個月未見的愛人寫一封信,表達我對他的思念,以及問他養的小貓怎麼樣了。雖然我很疑惑這部電影裡的設定,為什麼人們都還在寫信。
關于寫信這件事,西奧多自己有過三次評價。第一次是開頭,當同事評價他的信寫得好,他說,They’re just letters.因為他和前妻分手了,分手之後他從寫信中無法再感受到快樂。寫信隻是他的工作。
第二次是他跟人工智能系統OS1薩曼莎開心地約會,談論路上看到的人。他說,But sometimes I write something and then I’d be my favorite writer that day. 此時他認可了自己,那段時間他在工作中寫的信也更美和動情。
最後一次,在他和前妻簽了離婚協議之後,他再次對自己處理感情問題的能力産生懷疑,同事和女朋友誇他的信,他說They’re just others people’s letters.

西奧多前妻說他應付不了真實的人的感情,和系統談戀愛不需要考慮實質問題。這部電影卻在接下來告訴我們,不是這麼簡單的。人和人工智能,在經曆類似的感情模式的變化。
西奧多一直在困惑的是,前妻為什麼要生他的氣。他們有非常美好的過去,後來成長和改變。成長了,但是不同方向。改變了,但是讓對方害怕。于是他們分開了。
薩曼莎懂他,了解他,工作上可以幫助他,催他起床,和他玩,約會,寫歌,去海灘。他們可以交流任何自己的想法。薩曼莎甚至會說出自己不好意思的想法,幻想自己有身體,背上有點癢。想要躺在他的房間,會懷疑自己,會生氣,會有性欲,會嫉妒,會需要安撫,這些都讓西奧多喜歡她,愛上她。
同樣,當她越來越懂他,學習能力越來越強,他不再能跟得上她的改變速度。她同時還在和8316個人說話,并且同時還愛着641個其他的人。但事實上,她對他的愛并不減少,相反,因為她懂得更多,她會更好地愛他。但是,他無法接受這件事了。

此時,我開始思考,我們說的愛,究竟是什麼。
通常我們認為,愛是有嫉妒心和占有欲的,因為人的時間和各方面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有人有無限的時間,無限的愛,為什麼隻能專屬于一個人。愛的理解、關心、滿足、欣賞、依賴、信任,如果都能滿足,又為什麼非要在意是不是唯一。
通常我們希望,自己的愛人是優秀的,成長的,不斷進步的。但是如果有人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并且可以無限向下兼容你,你為什麼不能接受。
就像電影裡說的,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愛也是這樣。人的本質是自戀的,大多數人一生除了在愛情裡,收獲不到如此大的關注,另一個人全身心圍繞自己轉的感覺。
我們的大腦可以自我控制,當一些所謂愛的表現得到滿足,就告訴自己我愛ta,兩個這樣的人碰到一起,愛就好像發生了。當這樣的感覺沒有在其他人身上得到實現時,我們就會覺得這是我最愛的人。
愛不是什麼崇高的東西,隻是孤獨可憐的人類尋求的安慰。愛是各種空虛得到滿足後的感覺的統稱。
這不是看輕愛,而是一種正視,跟食欲一樣無所謂高低。但理解這件事會讓人少一些執着和狹隘,甚至多了一點可能性的想象。

性通常是愛情裡重要的一部分,這部電影同樣花了很多篇幅讨論這件事。第一次是西奧多跟網上随機匹配的人,語音做愛,對方達到高潮結束。即使西奧多自己沒有感覺,但也可以配合對方的性癖完成。第二次,薩曼莎在聊天時表達希望自己有身體,有性欲,他們進行了語音做愛,都有很好的體驗。第三次,薩曼莎給西奧多找了人機戀愛性服務志願者,但最終沒有順利進行。
性愛是不是必須通過肉體的親密接觸完成。為什麼第二次可以,第三次失敗。性,雖然是一個無法繞過的話題。但這部電影表達的,是性既重要也不那麼重要的觀點。此刻還沒有答案。

如今我發現,不用說身體不存在,甚至連交互性都不需要真實存在,愛也能産生。這段時間開始了解“夢女”這個群體。他們不需要有另一個實體或非實體,不需要與對方有實際的交流。他們可以自己在頭腦中創造。然後相愛。在看一個夢女的采訪視頻時,我發現她是那麼清醒和自洽,有很強的主體性,清楚知道這一切的産生和自己想要的和獲得的是什麼。
我還在探索愛的路上,但這部電影,第一次給了我這麼多關于愛的思考。不是轟轟烈烈的遠離世俗的,也不是現實無奈的,而是細細的有一點點走到了心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