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口氣看完了14個人的一生,像讀完了14本中短篇小說,有點消化不良,後勁強大。
總體感悟:
· 7歲,人生可以被預測;35歲,人生基本定型;63歲,人生面對的問題都差不多
· 有社會就會有Class,隻是每一個時代的class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罷了,當代Class的基本标準為:經濟實力和個人成就;
· 有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被給予更多的機會,但其實這機會也沒多出多少,也不一定是他們想要的;
· 家境富裕的孩子,周圍對他們的期待更高,雖說物質方面他們比窮孩子要輕松,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們未必;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right?
· 父母的經濟情況以及對教育的投入與否,基本上決定了孩子的起跑線
· 教育的确是晉級的道路之一,然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歸根結底還是靠經濟實力以及父母投入教育的意願多少而決定。要麼就是幸運地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刻苦勤奮+好心态,那麼哪怕再次的學校出身也一樣有機會上牛津。
· 一個人的幸福與否,影響的最大因素就是個性,而個性又很大程度上由遺傳+原生家庭環境塑造而成。
有的人很幸運是個樂天派,Tony,Sue,Bruce;有的人不溫不火也挺好,Andrew;有的人卻永遠無法真正開心起來,Neil;基本上個性在7歲~14歲就已經定型了。
· 人的行為和想法是可以通過後天經曆而改變的,然而性格是不會改變的,也許看起來一個人變化很大,其實僅僅是因為之前他的這一面沒有機會展現出來罷了;
比如14歲的Nick和21歲的Nick,一個内向,一個健談,其實他一點兒也沒變,隻不過上了大學到了新環境,周圍有和他有一樣興趣(物理)的人,有資源和機會可以鑽研自己的熱情,環境變了,新的自我自然也放得開了。
Neil,7歲的星星眼和14歲的疲乏少年,都是他性格的不同一面。我相信7歲的星星眼還在他心裡,我記得他在56還是63裡面激情洋溢地介紹那個新建的公共廁所的時候,有一瞬間我看到了那個可愛的星星眼。
· 一個人在其精力最旺盛也最自由的時候(20歲~35歲),能找到自己願意奮鬥一生的使命和熱情,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
Neil在沒有堅定的方向之前,選擇了自由,然而他那個時候,那個狀态,卻還無法真正享受和利用自由,自由反而成了他的重擔和枷鎖。
John和Andrew找到人生方向要比其他人簡單許多,他們早早就知道該做什麼,也有嘗試的資本;
· 35歲之後,人生基本一眼望得到頭了,尤其是選擇結婚生子的人,面對的問題越來越趨同,婚姻問題, 養育問題,生老病死,接踵而來。隻不過有些人的不幸要多一些,快一些,有些人則慢一些,少一些;
我的最愛Bruce,後半生暫時放棄了詩和遠方,選擇了家庭,這讓我想起毛姆的人性的枷鎖,人無論有多麼遠大的志向,也難以抵抗作為生命本能的渴望,即對伴侶以及延續後代的渴望。
· 一個人可以被對的伴侶而拯救;
Suzie和Paul,他們倆真的很幸運。
· 沒有失敗的人生;
· 不必過于責怪父母,除去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大多數父母的确已經在他們有限的能力和知識範圍内,盡力了;
·要多和父母溝通,多和父母見面,要試着理解父母,盡早與父母和解,不然一定會後悔。
目前暫時想到這些,總之本片對于我來說是一部極其有價值和參考意義的紀錄片,我十分敬佩所有堅持參與本片采訪的人,尤其是Neil,我甚至不明白Neil為什麼願意繼續拍攝。
在我們這樣一個網絡暴力的時代,估計不會再有這樣的珍貴材料了,誰還敢在鏡頭前說真話?
另外,受此片影響,我打算自己給自己也隔一段時間錄個視頻玩玩。
但其實我真的很想看看7歲的我講話是什麼樣子的,可惜沒有被記錄。。
最後,記一下我的最愛,現代版阿遼沙,Bruce。
Bruce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神奇的耶稣式的力量。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博大的愛,有多堅定的信仰,才能有這樣的魅力呢。
他讓我感到自慚形愧,因為我以前不相信有利他主義者的存在。
但是7歲和14歲的他,不知怎得,很令我震撼。
借用陀氏的話來說,我覺得我“抵不上他的一根小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