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贊郁導演,湯唯主演的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成為戛納電影節銀幕場刊榜首,3.2/4,也是這一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唯一評分上3的影片,這是樸贊郁本人的成功,也是韓影的成功。
自2019年以來,韓國和日本電影已經連續登頂戛納場刊評分榜,分别是2018年由韓國導演李滄東執導,3.8分的《燃燒》,2019年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3.5分的《寄生蟲》,2021年由日本導演濱口龍介執導,3.5分的《駕駛我的車》。同時,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的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榈獎也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小偷家族》和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拿到。在戛納電影節外,日韓電影也在北美歐洲頒獎季大獲成功,《寄生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外語片,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法國電影學院凱撒獎最佳外語片,意大利電影學院大衛獎最佳外語片,《駕駛我的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凱撒獎最佳外語片。
對于内地影片,上一次在戛納電影節有所收獲還要追溯到2013年賈樟柯執導的電影《天注定》最佳編劇獎,範圍擴到的整個華語電影,也是遠在七年前的2015年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電影《刺客聶隐娘》拿下最佳導演獎。同時《刺客聶隐娘》3.5分的場刊評分也是繼2004年王家衛執導的《2046》奪得場刊第一,3.3分,之後的又一次登頂。而2019年第72屆戛納電影主競賽單元刁亦男導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後,華語電影也三年未有入圍主競賽單元。相比于近年來日韓的大放異彩,華語影壇的确有些許凋零。
遙想2000年的第53屆戛納電影節,那一次,兩岸三地的頂級導演們同時入圍主競賽單元并均有所斬獲,内地導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榮獲評審團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榮獲最佳導演獎,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榮獲最佳男演員,同時另一華語天花闆級别的影片,由李安執導的《卧虎藏龍》也入圍了戛納非競賽單元,并在之後的頒獎季榮耀北美,斬獲目前為止華語唯一一次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外語片,也創造了保持至今的北美外語片的票房紀錄,1.28億美元,而第二名就是《寄生蟲》在2019年達成的5278萬美元。
“戴着鐐铐跳舞”也好,人才凋零也罷,當下的華語電影再不複當年的榮光,下一次華語電影人的大放異彩又在何時呢,哪怕湯唯獲得戛納影後,那部電影也是韓國導演的傑作,而非中國電影人可以驕傲的。真正的本土影壇的迸發不知道要等多久。
最佳男演員:宋康昊-掮客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将韓國演員送上戛納影帝的寶座,也是韓國第一位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帝得主,2019戛納金棕榈寄生蟲主演,2021戛納主競賽單元評審,2022戛納影帝,一步一腳印。
最佳導演:樸贊郁-分手的決心
2004首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就斬獲評審團大獎(老男孩),2009年第二次入圍斬獲評審團獎(蝙蝠),2016年第三次入圍雖然沒有獲獎,但貢獻了他職業生涯最出圈的一部作品(小姐),本次第四次入圍又獲得了最佳導演,下一次可能就真的金棕榈了。
這兩部電影的發行方同為韓國CJ集團,它也是當年寄生蟲的發行方,隻能說CJ赢麻了,年底北美頒獎季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最佳影片:悲情三角
魯本·奧斯特倫德繼2017年(方形)後第二次斬獲金棕榈大獎,也成為阿爾夫·斯約堡、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今村昌平、埃米爾·庫斯圖裡卡、比利·奧古斯特、達内兄弟、邁克爾·哈内克、肯·洛奇後,第九次,第十位雙金棕榈獎得主。
本屆電影節的評審團很drama,獎項也像是分豬肉分出來的…很别扭,隻能說這就是小評審團的壞處吧.
特别提及一下,短片金棕榈是由姚安娜主演的嘞!
周六的夜晚,歐冠決賽和戛納頒獎典禮同時在法國上演,真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