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今晚看了《蛟龍行動》,簡單評價一下

首先讓我打分的話,我會給6.7-6.9分的水平。目前春節檔我一共看過《哪吒二》《封神二》和《蛟龍行動》三部,蛟龍的觀影體驗略好于封神二,遠差于哪吒。

我覺得主要問題在于電影的剪輯和叙事節奏的把控。蛟龍似乎是紅海行動的續集?我沒看過紅海行動,在蛟龍的電影開頭部分,噼裡啪啦出來一堆人,還有閃回疑似前作的鏡頭,搞得我這種新人觀衆一頭霧水。這是誰,這又是誰?他們什麼關系?隻能連蒙帶猜。

雪上加霜的是鏡頭語言太碎了。電影時長有足足146分鐘,看完回想一下其實故事整體并不複雜,但是全場電影大量的高速鏡頭和快切快打+抖動。能理解這是為了營造緊張刺激的氛圍,但這種用力過度在我看來是犯了和《流浪地球2》一樣的錯誤。緊張刺激的觀看體驗并不完全在于絕對的節奏速度,松弛有度間一松一緊的切換反而會有更好的效果,畢竟節奏快慢更多是對比出來的,一直快,隻會讓人覺得亂。

這還影響到了結尾部分好幾處的前期伏筆回收效果:看得出來是在back之前的點,但是因為混亂的節奏,讓人覺得特别趕,就像是讀小說時作者記着前面有幾處坑還沒填,但是馬上要完結了,趕緊在一兩章裡面草草填完。你說他挖坑不填嗎?也填了,但是沒起到效果——如填。

《流浪地球2》好歹是因為故事體量太大,其實切成兩部更好。《蛟龍行動》就純粹是導演功力不行了。

第三個比較大的問題是主旋律題材在現在完全不吃香了,前面的戰狼2和紅海行動大量消耗了觀衆的新鮮度,加上現在社會環境大家都懂。如果電影質量過硬還好,像這種不到7分水平的質量,必然是會撲街的。

《蛟龍行動》裡面上價值的部分也讓人很尬,完全沒有激憤人心的效果。印象很深的是電影裡面艇長在決戰時又一次催“金耳朵”給出魚雷攻擊目标時,小同志終于回了句“别催”,我旁邊幾個觀衆都笑了...這種電影裡反複強調需要安靜,排除幹擾的情況為什麼指揮官還在傍邊大喊大叫?我相信很多觀衆在前半部分“金耳朵”失誤的那次就有這種疑問了。

說完問題,說優點。作為一個軍事動作片,打鬥槍戰戲份多,場面特效也還可以,作為爆米花奇觀電影在基礎的視聽效果展現上是足夠的。

6.7-6.9分,放低預期,不帶腦子,當爆米花電影看會比封神二的觀影體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