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在洗澡的時候思考人生。也許當我們将身體浸入水中的時候,也會讓靈魂得到清潔。當我們遠離世俗喧嚣,靜下心來去想去思考的時候,會領悟生命的意義。本片講的是喪偶的老劉經營着一家澡堂,他的傻二兒子二明一直陪伴着他。大兒子誤以為父親去世了匆忙趕回家,發現安然無恙的父親就沒有了彌留之心。但之後在他要離去時父親的突然離去,讓他下決心留下來照顧弟弟和澡堂。最終,他領悟并且感受到了,澡堂這個地方,洗澡這個方式,給那些人的生命所帶來的重大意義。

這部電影的勾人之處有一點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老劉作為父親,這個角色有很多細節,大明意外地回來了,他并沒有表露出過多的喜悅,也沒有大肆地張羅。家裡依舊吃炸醬面,但是最後他還是問了大明吃不吃的慣。老劉知道兒子不是很支持他開這個澡堂,但是他認為這個澡堂已經成為了他的朋友們不可或缺的一個地方,也是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個栖息地。洗澡也不再是單獨意義上的洗澡,而是一種儀式。所以他依舊選擇堅持。之後大明給他買了按摩器,他樂呵呵地坐上去,還與旁邊的二明說很舒服。大明卻說那我去把回去的票買了,他愣了一會,但馬上又接着說,去吧。然後在兩個兒子都出去之後怔怔地坐着,若有所思。他是從内心深處愛着大明的,自然也不希望他離開,但是作為一位父親,他要尊重孩子的行為,這是這個澡堂一直以來賦予他的意義,理解,寬容,放手。通過朱旭老師的演繹,老劉這個角色生動形象地打動了觀衆的心。

整部電影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貫穿了全片的那首《我的太陽》。這首歌作為一條線索,串聯着二明,苗壯,與澡堂之間巧妙的關系。影片中第一次出現這首歌是在澡堂子裡,苗壯站在噴頭下,淋着水忘情地唱着,在張金浩覺得吵把水龍頭關掉的時候,苗壯會吓得停止歌唱,這時聽得正入迷的二明會過去抗議,拿大胸脯頂張金浩,還拍臉盆裡的水嚷嚷“幹嘛呢!”這是一友好情誼的體現,羞怯的苗壯與傻裡傻氣的二明因為這首歌結下了友誼。就如身體一般,他們的靈魂在澡堂裡也是暴露無遺的,所以他們的感情也是透明純粹的。澡堂裡沒有人認同苗壯的歌聲,隻有二明為他拍手叫好。上台表演的時候因為怯場而唱不出聲,最後是二明的水讓他釋放出自我。這是一種源于内心最深處的表達。洗澡這件事情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釋放天性,洗滌心靈。在影片的最後,二明站立在兩個池子的中間,帶着苗壯送給他的耳機大聲歌唱的時候,這是一種呐喊,他呐喊出了對這個澡堂的留戀,呐喊出了對于父親的留戀!

“這不是……老爺子以前的心願嘛。說什麼咱也讓它,亮一回!”當改邪歸正後的何正爬上梯子,修繕招牌,讓澡堂門口的霓虹燈亮起的時候,觀衆的心也跟着明亮起來了。在茫茫黑夜中,那抹溫暖的霓虹色彩渲染着整片天空的時候,彌漫出了興奮澎湃的感覺。老劉跟劉正說,别老想那些花花點子,踏踏實實幹點正經事。是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讓劉正度過危機。是洗澡淨化了靈魂,讓劉正腳踏實地重新做人。劉正想要滿足老劉生前的心願,算是報答了之前的恩情。澡堂要拆了,對于許多人來說,這是一下子不能接受的。洗澡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有不舍,有挂念。但他們所能做的,也隻能是這些。

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中國社會出現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社會的現代化問題。社會時時刻刻在發生巨變,家庭與個人也會随之改變。導演把鏡頭對準了社會本身,記錄了現代化對于社會帶來的種種影響與變故。他把關注的重心轉移到了當下社會的焦躁,他關注普通家庭生活和草根小人物,講述他們切實的生活變化,來影射時代的變動。因為确實有那麼一代人,他們拘泥卻享受着他們已經習慣了的生活方式,而不想去接受現代化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但到最後,卻又避免不了随着時代大流走。但好在,他們那些經過曆史所沉澱下來的精神,是會代代相傳,永不消逝的。